人的可靠性 :
基本测量单位是人误概率。人误概率是人误实际发生次数与人误可能发生次数之间的比值。对人的可靠性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人误分析进行的,其研究目的是提高系统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人的可靠性研究源于20世纪50年代可靠性工程学的发展。1958年,美国道路交通工程专家H.L.威廉提出,在系统可靠性预测中必须包括人的可靠性,否则预测的系统可靠性不能代表实际的情况。1960年,美国安全专家A.夏皮罗等人指出,在所有的设备失效中,人为差错比例为23%~45%,此后人的可靠性研究得到广泛重视。1973年,《人的可靠性》专集出版,成为人的可靠性研究史上的里程碑。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事故和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使人们更加重视系统中人的可靠性研究。
人的可靠性主要有3个特点:①错误的非独立性。即个体产生的各错误之间往往是相互影响和彼此依赖的。②错误监视。即人能够监视自己产生的错误,在一定情况下能纠正这种错误。③错误的交互作用。即人的操作单元之间的错误表现为非独立性,错误之间有交互作用。
人的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包括4个方面:①个体因素,如各种生理、心理因素。②环境因素,如照明,工作环境的布局。③机器设计,特别是人机界面的设计以及操作的规程。④管理因素,如管理流程、组织形式以及管理者。
提高人的可靠性,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①加强操作者的责任意识、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操作者的综合素质,是提高人的可靠性的根本环节。②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按章办事,是杜绝人为差错的基本途径。③加强人员管理,改善工作条件,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解决实际困难。④让操作者了解工作对象的设计、制造缺陷及可靠性情况,使工作对象的某些不可靠性可以由操作者校正。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机系统的复杂性日益提高,人的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并且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核电工业、电力行业、机械制造等方面已经有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他行业如化工、汽车制造、石油勘探、家电产品等也开展了人的可靠性的研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