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歌症

2024-01-04

    失歌症 :

失歌症有先天性失歌症和获得性失歌症之分。加拿大心理学家I.佩雷茨提出“先天性失歌症”一词。先天性失歌症患者音乐能力的缺陷是与生俱来的。获得性失歌症有着与先天性失歌症一样的特点,但与先天性失歌症因遗传而来不同,获得性失歌症是由脑损伤引起的,并且比先天性失歌症更常见。

1825年,德国生理学家F.J.加尔提到人的大脑中有一个特定区域为“音乐器官”,这个区域在遭遇到创伤性事件后会被破坏,甚至造成脑损伤。1865年,法国医生J.-B.布约描述了第一个由于脑损伤造成音乐能力丧失的系列案例。19世纪晚期,一些有影响力的神经学家在研究语言时试图构建一个认知理论,使得音乐和视觉加工得到了研究。1888~1890年,德国神经病学家A.克诺布劳赫建立了一个关于音乐加工的认知模型,称为“失歌症”,这是有关音乐加工最早的模型。

在过去的研究中,西方学者采用不同的术语以描述此类情况,包括音符盲、音调盲、曲调盲和失调症等。许多研究者认为失歌症是一种听觉认知障碍。为区别于因脑损伤而引起的获得性失歌症,多使用先天性失歌症一词,佩雷茨为此编制了蒙特利尔失歌症评估测验(MBEA),用于评估和鉴别先天性失歌症患者。加拿大学者N.加西亚-卡萨雷斯等人提出音乐加工神经网络模型,广泛涉及大脑半球和小脑的大型皮质-皮质下网络系统的共同作用,建议使用功能神经影像学的方法,研究健康受试和选择性音乐缺损者(如语调、节奏、音色、旋律轮廓),将会提高对音乐处理及其与其他认知过程关系机制的认识。

汉语作为音调语言异于其他的非音调语言,个体借由音调的改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在理论上汉语使用者在对音高的掌控能力上应优于其他非音调语言(如英语)使用者。一项针对母语为汉语的失歌症患者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音调语言的失歌症患者与非音调语言的使用者所表现出的音乐能力损失模式相似,表现为更多的旋律而非节奏的加工缺陷;以音调语言为母语的中国失歌症患者在旋律轮廓上所表现出的不足同样影响其语言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