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思 :
冗思被认为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发作、持续和加重有关。其英文rumination意指一些偶蹄类动物(如牛),会把吞咽下去的食物再度返回嘴里慢慢咀嚼,然后再缓缓咽下,这种反复咀嚼、不断消化和吸收的现象被称为反刍。在心理学领域也存在反刍现象,即个体遭遇压力事件后会反复回忆事发时自己的行为与思想,对当时的情绪状态及可能的原因、可能带来的后果和事件中的细节进行持续而反复的思考。
首先对这一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S.诺伦-霍克西玛。她于1987年提出抑郁的反应方式理论,认为冗思可能是抑郁发作的重要易感因素,可以促使或加重抑郁的发生和持续时间,并编制了反应方式问卷(RSQ)来评估冗思和转移两种不同的反应方式。2003年,美国学者W.特雷诺重新修订了反应方式问卷中的冗思反应分量表(RRS),并提出冗思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强迫性冥思和反思。前者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反应风格,将注意指向消极刺激,沉溺于消极情绪状态中;后者则是一种适应性的反应风格,指深入思考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能减轻个体的抑郁症状。
一系列研究证实了冗思在抑郁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抑郁的重要认知易感因素之一。冗思的个体可能没有办法用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去面对问题,而只是一味沉溺于找出自我抑郁症状的根本原因,于是在应对生活中的应激源时会产生困难。英国心理学家D.M.克拉克和A.威尔斯在研究社交恐怖时也关注到冗思现象。他们认为,社交恐怖的个体在离开社交情境之后,尽管焦虑有所缓解,但是个体会回想整个过程和当时的细节。克拉克和威尔斯将这种现象称为事后冗思。在回想过程中,运用事后冗思加工方式的个体会不断地反复思考并知觉到不足、失误和不完美,从而强化个体对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负性信念,促使社交焦虑的迁延和持续。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者探讨了冗思与愤怒、强迫症等其他心理问题的关系。
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个体冗思的积极意义。冗思和负性情绪的关系研究对心理健康的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