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人格理论

2024-01-04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 :

行为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当时工业革命进入自动化阶段,意识心理学产生危机,心理学家开始从关注内部心理意识转向关注行为活动。受实证主义、实用主义、新实在论、机能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等思想,特别是苏联生理学家I.P.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影响,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环境是如何直接影响行为的,而忽视人的内在想法。在行为主义者看来,人格不包括任何不能被直接观测到的事物。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强调环境决定论,认为人性无善恶,善恶是环境作用的结果。人格是一切行为的总和。在人格发展中,童年期是人格变化的时期,也是习惯形成时期。行为主义取向在人格理论中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行为改变来塑造不同的人格。

代表人物主要是美国心理学家J.B.华生和B.F.斯金纳。华生把人看成是环境中种种刺激的被动反应者,认为环境是人格的塑造者,每个人的人格都取决于其从刺激与反应间所学习到的联结,人格就是“我们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华生认为,人们生来具有相同的素质,但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训练不同,因此不同的人形成了不同的习惯系统。1920年华生与助手进行了小艾尔伯特与小白鼠的经典实验,提出异常行为是通过条件反射而习得,该实验受到了伦理质疑。华生过于强调刺激-反应说,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斯金纳继承和发展了华生的理论,他认为人格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具有主动性。斯金纳认为人格形成和行为改变的关键成分是强化,源自通常所说的奖赏,这是其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人格异常是不良强化所导致的。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为理解人格提供了新视角,同时建立起一套重视客观、理性、寻求数据支持的研究方法,但其较为僵化、忽视内部心理过程的缺陷也受到了心理学家们的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