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易感模型 :
这些特质可以包括遗传学、心理学、生物学以及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精神障碍易感性差异。该模型用于探索各种特质如何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精神障碍(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或精神分裂症)的产生。
应激易感模型由美国精神病学家J.祖冰和B.斯普林于1977年提出,并应用于解释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他们回顾了6种已有的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方法(生态的、发育的、习得的、遗传的、内部环境的以及神经生理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次级模型——应激易感模型。
应激易感模型示意图
保持健康需要机体维持动态平衡,并且不断地应对各种环境压力。当机体受到较大程度的扰动,内稳态难以保持平衡时,就会表现出精神障碍。所有个体都会受到各种外部和(或)内在挑战的影响,然而有些个体表现出适应状态,而有些个体会表现出精神障碍,这取决于个体经历挑战后所引起的压力强度,以及个体的耐受程度。如果应激事件强度超过了一个人的承受能力,这个人就可能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反之则表现为适应良好或者内稳态。应激易感模型包含两个要素:易感特质和后天环境因素。易感特质指个体携带相关的易感基因,并且表现为机体内环境和神经生理上的功能异常。后天环境因素指精神创伤、特定的疾病、围产期并发症、青春期同伴交往等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可以增加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正性生活事件可以降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
该模型在理解易感特质与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对精神障碍易感性的影响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激易感模型能够帮助判断哪些个体更容易罹患精神障碍。例如,在抑郁障碍中,该模型可以帮助解释为何两个面临同样压力的个体,一个罹患抑郁症而另一个却没有。该模型也可应用于解释为何人群中某些个体更容易罹患精神障碍。例如,具有抑郁症家族遗传史的儿童具有更高的抑郁症患病率。对同样具有抑郁症家族遗传史的儿童来说,那些面临特定压力(如被父母遗弃)的儿童要比拥有广泛社会支持的儿童更容易罹患抑郁症。另外,应激易感模型可以指导医护人员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干预。例如,提高个体的应对技能和能力、降低个体的心理易感性来降低精神障碍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