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签效应

2024-01-03

    贴标签效应 :

由于贴标签效应对个体心理暗示产生的巨大影响,这一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及教育教学工作中。1928年,美国心理学家G.H.米德在论述犯罪问题时提出标签概念,即当对犯罪行为和变态行为进行评定时,将某些特定的个体及某种行为归入某一类型,予以定性或界说,也就是贴标签。社会学家认为贴标签效应是促使初犯者再犯罪的重要原因,如父母、教师、警察、司法人员等在处理越轨或违法行为时,给行为者贴上“坏”的标签,使其在不知不觉中修正自我形象,确认自己是“坏人”,社会也给予不良评价、歧视和排斥,导致其陷入更严重的越轨行为,以致犯罪。

贴标签效应之所以会带来不良后果,是由于标签具有两个功能:①概括的“评价”功能。任何一个评定标签都包含着对被评者的许多评论,这种标签及其评论有时严重地歪曲了被评者的真实形象,使其具有某种假的身份。②行为导向功能。引导人们对被贴上标签的个体采取某种态度和行为,由此而引起的人际情境将对被贴上标签的个体行为发展产生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标签是本质化了的标志,是一个人整个品质的总说明,贴标签效应实质上是社会对个体行为的反作用所产生的相互影响。标签是否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人际关系中的其他各个方面的因素,其中被贴上标签的人对于自身标签及由此出现的人际情境的态度至关重要,这种态度受个人价值观的调节和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