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六因素模型

2023-12-16

    人格六因素模型 :

由中国学者张建新等在中国人个性测量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是由宋维真、张建新、张建平以及张妙清和梁觉研究团队历时几十年,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研究成果。人格六因素理论模型是契合中国本土文化特征的中国人人格因素模型,在西方五因素人格模型占据主导地位的背景下,人格六因素模型的提出及其相关研究为中国人人格本土化研究奠定了基础、指引了方向,在中国人人格本土化研究中具有独特且十分重要的地位。

张建新等在2006年发表的论文中详细阐述了提出中国人人格六因素模型的相关背景。一方面,人格特质五因素模型风靡一时,导致许多研究者相信,五大人格因素就是人类个体行为背后的共同人格结构,具有文化普遍性;另一方面,有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在西方理论、方法和样本基础上的五因素可能只有部分普遍性,并不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尤其是针对具有“特殊性”的中国文化。CPAI(第一版)的测量量表包括3个效度量表、22个人格量表和12个临床量表,其中人格量表与临床量表共用一个维度(自信-自卑)。通过对 CPAI(第一版)22个人格量表的因素分析,初步发现中国人人格特质的四因素结构,即可靠性(DEP,其子维度包括务实性、情绪性、责任性、自卑-自信、宽容-刻薄、老实-圆滑、乐观-悲观、严谨性、内控-外控、亲情)、个人性(IND,其子维度包括自我-社会取向、理智-情感、阿Q精神)、领导性(SOC,其子维度包括内向-外向、领导性、冒险性)及人际关系性(IR,其子维度包括人情、和谐性、灵活性、现代化、面子、节俭-奢侈)。其中,人际关系性(IR)这个因素包含了众多“本土化”的人格构念,显示出中国人在社会上如何“做人”的行为模式及其文化内涵,如讲究人情往来、避免当面冲突、维持表面和谐、大家都有面子等。

人格六因素模型CPAI六因素模型不但在美国白人学生样本中得到了很好地复现,而且CAPI与大五人格问卷(NEO PI)的联合因素分析还表明,CPAI中有4个因素分别与NEO PI中对应的神经质(N)、外向性(E)、随和性(A)和尽责性(C)人格因素相包容,但第5个因素仅容纳NEO PI 中的开放性(O)量表,其单独构成一个因素。而在多个不同样本中的研究多次表明,CPAI中的人际关系性(IR)量表无法与NEO PI的任何量表相交融,其独自形成了第6个因素。因此,研究者以假设的形式谨慎地提出了中国人人格六因素模型,包括与NEO PI神经质、外向性、随和性和尽责性相容的四因素,外加一个折射出中华文化人文伦理精神的显性特质因素——人际关系性,以及一个反映西方文化中理性求索精神的隐性特质因素——开放性。

人格六因素模型是在长期实证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人格因素模型,提出的中国文化独特特征的人际关系性因素也得到其他研究者的初步证实,如郭永玉等对道家人格的研究发现,道家人格中为人处世的多个维度(包括谦退、柔韧和对己超脱等)与CPAI人际关系性因素显著高相关。人格六因素模型也在临床心理、组织行为、人格变迁等多个领域逐渐显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