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侵犯模型

2023-12-30

    一般侵犯模型 :

由美国心理学家C.安德森和B.布斯曼于2002年提出。该模型综合了以往有关侵犯行为的多种理论。个人因素和情境因素被安德森和布斯曼称为输入变量,其中个人因素包括个体的所有特点,如人格特质、态度和遗传素质。情境因素是情境中触发或抑制攻击行为的各种条件,包括侵犯性线索、挑衅、挫折、疼痛与不适、药物、诱因等。输入变量通过影响个体的内部认知过程而影响最终的侵犯行为。认知过程包括路径和效果两个阶段。路径由认知、情感和唤醒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了个体对侵犯行为的评价、判断及侵犯动机。效果则主要包括评估和决策过程。评估包括即时评估和重新评估两部分。即时评估是自动化的,不需意识参与;重新评估则卷入更多的认知信息和资源。评估之后进入决策过程,来确定采取冲动行为还是深思熟虑行为。一般侵犯模型从认知加工的视角首次建构了一个综合性的大模型,将影响侵犯行为的内外在多种因素整合到一个模型中,很多研究成果都证明了这一模型路径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