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行为 :
助人行为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亲社会行为。其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美国纽约的凯蒂被杀事件,该事件当时有38名目击者,却无一人作出有效的反应。在此情形之下,美国心理学家B.拉塔内和J.M.达利开始助人行为的研究。他们研究了紧急情境中的助人行为,提出助人决策模型,认为个体作出助人决定主要包括5个步骤:①知觉并注意到事件的发生。②判断为紧急事件。③确认自己有援助的责任。④选择完成助人的方法。⑤执行决定。研究者随后逐步深入地研究了日常生活中的助人心理,探讨了影响个体帮助别人的各种因素,取得了一定进展。
助人行为依照不同的评判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助人行为花费的时间来看,可分为短期助人行为和长期助人行为。前者更多地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如旁观者的数量、受害者的依赖性和身体特征、助人者的情绪状态、代价奖赏的计算等,较少涉及个体内变量,诸如个性特点、宗教信仰、文化背景、价值观等。后者更多地涉及个体内变量,与情境等因素关联较少。从助人的情境因素来看,可分为紧急情况下和一般情况下的助人行为。在紧急情况下,助人者需要冒极大的生命危险,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勇气,以及必要的助人知识和技能,行为目的在于保护他人的人身、财产等不受损害,蕴含着帮助弱者、惩恶扬善的意思;而一般情况中的助人者较少有生命危险,需要付出的代价主要是时间上或是精力上的,影响个体助人行为的因素更可能是个人的价值取向、文化背景、个人特征等。
美国社会生物学家E.O.威尔逊根据助人动机的纯粹与否,将助人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利他帮助;另一类是有条件帮助或者互惠帮助。前者的对象更多地出现在具有亲缘关系的人们之间,助人者不求任何回报;而后者则通过社会契约与他人互惠互利。
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①情境对助人行为的影响,助人者在提供助人行为之前必须首先观察情境,即助人者必须考虑助人的客观条件。②个体的助人行为要求助人者有对冲突事件进行成熟判断的能力。③个体的个性品质、价值观念等也具有一定的动力性特征,一经形成便引导个体按一定的方向有选择地进行助人活动。
助人行为是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品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