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力理论

2023-12-26

    驱力理论 :

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产生驱力刺激,这种驱力刺激会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

美国生理学家W.B.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认为生物必须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若体温、血液、激素、营养等代谢因素失去平衡,就需要进行调整。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R.S.伍德沃斯用驱力概念来代替本能概念,认为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引起的紧张状态,它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C.L.赫尔发展了驱力概念,并提出了驱力理论。他认为,驱力是个体需要触发的、强烈的唤醒状态。这种未分化的驱力状态为随机活动提供了能量。当某种随机活动达到消除驱力紧张的目标时,机体便停止随机活动。消除紧张作为一种强化,增强了目标刺激和有效反应之间的联系。有的驱力来自于内部需要,称为原始驱力,这种原始驱力不需要习得。有的驱力来自于外部刺激,称为获得性驱力,这种驱力通过条件作用获得。人类的行为主要由习惯支配,不是由原始驱力支配。经验和学习在驱力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学习对机体适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驱力(D)、习惯强度(H)、抑制(I)3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个体有效行为潜能(P),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表示为:P=D×H-I

驱力理论认为,机体的需要产生驱力,驱力促使个体活动,但引起哪种行为反应,需依环境中的对象决定。只要驱力状态存在,外部的适当刺激就会引起一定的行为反应。这种反应与刺激之间的联结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反应减弱了驱力的紧张状态,反应与刺激之间的联结就会像条件反射机制那样得到加强。由于多次强化的累积,习惯本身也就成为了驱力。赫尔认为,行为强度是由先天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和后天习惯共同决定的。他还认为I.P.巴甫洛夫提出的条件抑制可以抵消驱力的兴奋作用。由此可见,该理论主要有两点:①有机体的活动在于降低或消除内驱力。②内驱力降低的同时,活动受到强化,因而驱力是促使提高学习概率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