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2023-12-14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

该理论既考虑了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了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在个人及其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主导和整合作用。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普遍遵循生物的、生理的、社会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不断发展。在《儿童期与社会》的第三部分,埃里克森阐述了人生发展的8个阶段及各阶段的具体任务,从而形成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出生至2岁)。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如饮食、睡眠等),发展基本的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婴儿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着身体的康宁和心理的安全感,进而对其周围环境产生基本信任感;反之,婴儿便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即怀疑感。

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2~4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这时,幼儿除了形成良好的大小便习惯外,已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空间之内,而是渴望探索新世界。这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解决将影响个体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的态度,也为未来的秩序和法制生活做准备。

第三阶段为学前期(4~7岁)。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这一阶段,男孩和女孩会对自己的异性父母产生“爱慕”之情,但他们能从现实关系中逐渐认识到这种情绪的不现实性,遂产生对同性的认同,进而使得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第四阶段为学龄期(7~12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学龄期儿童的社会活动范围扩大了,儿童的依赖重心由家庭转移到学校等社会机构,许多人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溯源到本阶段的勤奋感。

第五阶段为青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埃里克森提出了“合法延缓期”的概念,他认为这时的青少年承继儿童期,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感到要做出的决断未免太多太快。因此,青少年在做出最后决断之前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千方百计地延缓承担的义务,以避免同一性提前完成的内心需要。

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18~25岁)。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这时的青年男女已经具备能力进入社会,他们需要在自我同一性巩固的基础上获得共享的同一性,才能导致美满的婚姻而得到亲密感。但是由于寻找配偶包含着偶然因素,所以也孕育着害怕独身生活的孤独感。

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25~50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这里的“繁殖”不仅指个人的生殖力,还指关心和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因此,即使没有孩子的人也能产生一种繁殖感。缺乏这种体验的人会倒退到一种“假亲密”状态,一心专注自己而产生停滞感。

第八阶段为成年晚期(又称老年期,50岁以后)。这一时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这时,人生进入最后阶段,个体如果对自己的一生比较满意,则产生一种完善感,反之则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个体的发展阶段并未在青少年期就已结束,而是一直延续到成年期。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危机,每个阶段对个体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完成发展任务和“化解”危机的方式决定个体发展的方向。但该理论最大的不足就是仍然带有浓重的生物学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