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化

2023-12-14

    家庭社会化 :

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逐渐形成特定的社会行为方式,习得社会文化,内化价值规则,学会扮演社会角色。家庭社会化理论认为,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规范方面的习得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有助于促进儿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等。该理论强调家庭在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同时指出童年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美国生态心理学家U.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家庭社会化是之后所有其他社会化的前提,影响以后的学习、工作和未来的家庭幸福。

对家庭社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父母教养、父母自身的行为特点、亲子互动和家庭氛围等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①父母教养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因素。研究表明,不同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水平。权威型的父母往往使孩子自信、独立、有能力、爱探究、自律性强。专制型父母常使儿童形成自信较低、对抗、退缩、怀疑等人格特征。溺爱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则常表现出高度的依赖性,缺乏自信、自制力差等。②父母自身的行为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现孩子对待事物的方式与父母的行为模式非常相似,情绪稳定的孩子其父母也非常淡定。这是因为,儿童常将父母看作重要的效仿和学习对象,从对父母的行为模仿中,儿童不仅获得一般的社会态度、是非判断的标准、价值观念,也可以形成特殊的偏好和社会行为方式。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利他行为,如助人、安慰、分享、合作等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儿童以父母为榜样的社会学习过程关系密切。③亲子互动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研究发现,母亲鼓励和支持性的互动态度更有利于儿童健康的社会情感,以及独立、协作、亲切、爽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同时在社会交往中也会表现出较好的社会态度和同伴关系。相反,缺少情感交流和关爱的亲子互动则容易引发儿童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和低自尊。④家庭氛围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上。和谐的夫妻关系和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了温暖的家庭情感氛围,有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和依恋的形成,进一步促进孩子未来的社会交往和情绪情感的发展。

对家庭社会化的关注有助于揭示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深化人们对家庭与儿童社会化关系的认识,同时能引导儿童健康发展提供家庭层面的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