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道德推理 :
由美国心理学家N.艾森伯格在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79年,艾森伯格设计了亲社会两难故事来研究儿童的亲社会道德推理。例如,一个叫玛丽的女孩要去参加朋友的生日宴会。在去朋友家的路上她看到一个女孩摔倒并且摔伤了腿。女孩请求玛丽去她家一趟,让她父母过来带她去医院。但是玛丽如果这样做,朋友的生日宴会她就会迟到,并且会错过冰激凌、蛋糕和很多好看的节目。玛丽该怎么办。
在亲社会两难情境中,儿童必须在满足自己的愿望与需要还是满足他人的愿望与需要之间做出选择。根据儿童的选择结果,艾森伯格将个体从儿童早期到青少年时期的亲社会推理能力的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第1阶段:享乐主义的推理。处于此阶段的一般是学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其典型特征是儿童只关注自己的需要,是否提供帮助主要根据助人行为是否对自己有利。例如,“我不会帮助她,否则宴会我会迟到的。”
第2阶段:需要取向的推理。处于此阶段的一般是小学和少数学前儿童,其典型特征是儿童把他人的需要作为提供帮助的合理根据,不能提供帮助时也不会产生内疚感。例如,“我帮助她是因为她需要帮助。”
第3阶段:赞许和人际取向的推理。处于此阶段的一般是小学生和一些中学生,其典型特征是儿童在助人时提出的理由是好人或坏人、善行或恶行、他人的赞许和认可等。例如,“如果我帮助了别人,妈妈会表扬我。”
第4阶段:处于此阶段的一般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和中学生,包括两个亚阶段:①共情的推理。其典型特征是儿童能够注意到与一个人的行为相关联的情感,开始根据移情做出判断。例如,“她很痛苦,能帮助她我很高兴。”②过渡阶段。其典型特征是儿童的判断推理涉及内化了的价值观、规范、责任和义务等,但这些思想并没有被清晰地表达出来。
第5阶段:深度内化推理。处于此阶段的一般是少数中学生,其典型特征是儿童决定是否助人的依据是他们内化了的价值观、规范、责任和义务、改善社会状况的愿望、保护他人尊严和权利的信念等。例如,“我拒绝捐款是因为慈善机构浪费了太多的筹款,很少把它给予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亲社会道德推理作为重要的社会认知因素,对儿童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至关重要。有研究显示,亲社会道德推理发展水平较高的儿童更有可能帮助他人或自愿与同伴分享有价值的物品。此外,跨文化的研究发现,艾森伯格提出的儿童亲社会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很大程度上具有跨文化的适用性,来自多个国家的儿童的亲社会道德推理发展过程与艾森伯格提出的关于儿童亲社会道德推理的发展阶段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