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2023-08-27
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1、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而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是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两者的结合不但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会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使学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要增加道德教育的内容。在教育策略和教育手段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适当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手段,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学生的认知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能力特点和气质类型,让自己的育人理念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思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要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心理朝健康方向发展。

  2、加强培训与指导,建立一支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

  要建立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就要将高校辅导员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中来。辅导员是高校战斗在学生工作一线的人员,他们熟悉网络,又贴近学生,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与指导,形成辅导员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制度,经常性地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3、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人格培养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2]积极心理学强调必须以研究人内心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因为只有内在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中的消极因素才能被抑制。健全人格既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心理健康的良好外部表现形式,因此,大学生在适应其社会角色的同时,更要注重自立、自信、自尊、自强意识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在积极人格理论的引导下,结合实际情况,转变工作方式,扩大教育领域,更新教育理念,采用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教育方式去塑造和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使大学生学会积极地自我调适,从而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实践证明,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关系到高校能否完成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要认真总结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借鉴和吸收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探索新的理论与工作思路,逐步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开展。(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