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的含义和特点

2023-07-23
隐性课程的含义和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隐性课程的提出,使课程理论的研究和学校教学实践经验领域中有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分。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存在的一种非正式课程,在学校政策以及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是一种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其本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有着不谋而合的天然联系。

  隐性课程广泛存在于教育当中,适用于课堂内外。就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主要就是在校园文化和学校制度、人际关系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下,以一种间接、特定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的环境中受到感染、熏陶,从而产生的自然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

  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开放式的,针对学校的每个学生,以各种客体为载体来实施教育,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大家都能享受到一种没有精神压力的自由的环境,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几乎存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角落,主要研究和揣测大学生的心理,对大学生产生的作用不具有系统性,也是不连贯的,其影响对大学生非理性因素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有着比较大的关系。

  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它通过大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产生作用,大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知识和教育,没有强制性,能够使大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下感受自由、舒适,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隐性课程的资源具有超时空性,它不受时空的限制,大都散布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能够使大学生受到全面、综合的教育影响。

  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区别于显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根本特点是隐蔽性,它影响方式和教育目标都有一定的隐蔽性,一般隐藏于某些教育资源的客体当中,没有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以隐蔽的方式来教导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隐性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方式比较多样化,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隐性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外在的硬件设施和内在的精神文明建设皆蕴于其中,学校的规章制度、建筑、学校的各类活动以及自然环境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给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教育带来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通过内心的体验和领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并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明显的渗透性,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获得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心理品质,相对而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持久性和牢固性,产生的作用也较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