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3-07-07
基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疏导

  在高校教育中,应更多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为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由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压力,耐心听取其主诉,针对学生的烦恼,给予切实、有效的帮助。?o予学生以鼓励,使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积极、自信的面对学习和生活,更好的维护其心理健康,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心理咨询中心,定期为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和主观幸福感测试,从中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定期接受约谈,得到心理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学院心理咨询中心还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向大学生推送健康知识,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有着一定的帮助。该微信公众平台还具有主观幸福感测试功能,大学生通过填写主观幸福感量表,自主进行测试,使其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并学会自主调节情绪和释放压力。

  2.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并以校园文化作为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专业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更快、更好的成长和进步。丰富校园生活,营造和谐的氛围,让“主观幸福感”成为一种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辩论赛、演讲比赛、体育比赛以及音乐节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视觉、身体运动,发挥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得满足感,进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自我认知的提升均有着积极的帮助。该过程中,大学生创造和创新能力得以挖掘出现,并充分予以展示,进一步提高其自信心。

  3.就业指导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还应关注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担忧和顾虑,并认真解答其疑惑的问题。就业指导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就业形势,同时对就业、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减轻其就业压力。该过程中,大学生有着明确的职业规划,就业成功率更高,其主观幸福感获得显着的提升[2]。

  结论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而心理健康问题多源自于学习、生活和就业带来的压力,这就需要高校教育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对于主观幸福感差的学生,展开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在此基础上,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在就业指导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而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面对学习、生活和就业,能够保持良好情绪和精神状态,提高其主观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