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什么样的工作制能使人的工作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 在我国,传统的每周工作六天、休息一天的48小时工作制已存在了很长一段时期,对此人们也早已习惯成自然了。但近年来随着对工作能力规律认识的深入及国外先进管理知识的引进,人们已逐步认识到这种工作制有悖于工作能力规律,存有许多弊端; 应该加以改进。这里拟先分析其弊端所在,然后提出两种国外试行的、有一定收效的工作制以供借鉴、参考。
传统工作制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短,且经常要求职工加班加点,是第一弊。从宏观角度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社会生活 (更重要的是人的业余生活) 更加丰富多彩。职工需要工厂范围之外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因为这既可使工人得到高效的休息,又能使工人从社会上获得大量信息,学到许多东西,间接提高了工人的工作能力。所以适当地压缩工作时间、延长休息时间,可提高工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从微观角度看,工作时间长(尤其是加班加点) 虽可带来绝对产量的上升,却唤不回相对产量——生产效率的回升。因为工人不是机器,工人干到一定时间、一定程度,工作能力便会下降。另外,工人会依据工作将进行时间的长短,合理调配自已的力量,一般是两头卖劲,中间松懈。所以工作时间的延长只能是中间松懈阶段时间的延长。
传统工作制中严格的上下班时间,是第二弊。职工的兴趣、爱好、生活规律各式各样,不可能整齐划一。“夜猫子”型的喜欢“开夜车”、睡懒觉; “百灵鸟”式的喜欢早睡早起; 搞健美锻炼的舍不得下午四点左右的黄金时间……。这些都会造成与上下班时间相冲突,导致迟到、缺勤,随之而来的是工作情绪不佳、心不在焉。等一切转为正常,时间已过去很多,工作效率能不受影响吗?所以完全可以考虑在有条件的行业实行不固定上下班时间。
针对传统工作的弊端,国外试行了一些新的工作制,并取得良好效果。这里介绍其中两种。
弹性工作制。工人在厂方规定的时间内自已选择上下班的时间,但必须从上午10点到下午三点在岗位上工作,还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工作40小时; 或者每周工作五天,但上下班的时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灵活机动地自行安排。这种工作制可使工人主动掌握上下班时间,迟到缺勤现象大为减少,工作情绪好,工效随之提高,厂方和职工双得益。
紧缩工作制。居住地离工厂较远或职工需要有几天时间办事时,职工可将一周的工作压缩到3天或4天完成。这种方法可使职工减少路途往返时间,节省精力和车费,也可使职工集中几天时间去办事或者旅游。这种工作制也深受广大职工欢迎。
207.什么样的工作制能使人的工作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202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