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生的心理特点:优秀生除具有青少年的一般心理特点外,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显著特
点:
(一)有无产阶级的道德观念
优秀生具有爱憎分明和正确的是非观念。他们确信勤奋学习、热爱科学和劳动、文明礼貌、遵守纪律、诚实勇敢、尊敬师长、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艰苦朴素 是一个人的美德。他们立志使自己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于党和人民,有远大理想,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因而他们对社会上的现象,对周围的事物都有正确的见解和评价;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看不惯,勇于斗争。他们做了好事,从不夸耀自己。如北京××中学学生赵××舍身从火车底下抢救出三岁女孩,默不作声,甘做无名英雄。两个月后,直到派出所把情况向学校做了反映,学校才知道了这件事。一般来说,优秀生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正确的政治方向,他们的“道德的成熟先于身体(性)的成熟”,就能抵挡住“时髦的”奇装异服、黄色音乐等等的诱惑,自觉地抗拒不良思想的影响,形成无产阶级的思想品德。
(二)好胜心强和富于进取精神
青少年正处于向上发展的阶段。优秀生的积极肯干、善于思考、主动热情、求知欲强等优良品质,都是与他们的好胜心和进取精神分不开的。他们有一股子力争上游,什么事情都要办得比较好,比较理想的劲头;有一股子什么事情都要自己独立地去干,还要干得好的热情。他们的求知欲尤其旺盛,不仅喜爱抽象概括的数理化,而且喜爱课外的文艺和科技读物;他们喜欢深入思考和探讨各种问题,像海绵吸水一样,如饥似渴地去吸取人类丰富的知识营养。他们不甘心落后,事事处处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且能控制自己的活动、判断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有自我检点、自我训练、自我体验、自我鼓舞和自我禁约等自我教育的能力。这就能使他们自觉地抗拒不良思想影响,养成无产阶级的思想品德。好胜心和进取精神是一个人品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方面还有片面性,教师也要注意他们的好胜心和进取精神所带来的消极一面。如对别人的成就不服气,但不向外露,只是内里鼓劲,力求超过别人;获得了成功或取得了优良成绩时不好自吹,但好自赏;遭到了失败,严于责己,受了委屈,不好争辩,只是心里难过,暗自流泪,暗自悔恨或责骂自己。教师发现优秀生出现这种苗头时要特别热情关怀,细心体察学生的心理活动,把握他们细微的脉搏,耐心开导,打开他们的心扉,敞开他们的胸怀,扩大他们的眼界,帮助他们摆脱个人得失的羁绊,立志成才,从我做起,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四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三)责任心强,富有正义感
优秀学生对集体生活比较关心,集体观念较强,能维护集体荣誉,积极完成老师和集体交给的任务,工作热情、办事公正。他们能主动地为班级和学校做好事,并关注学校和班集体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对同学有较强的友谊感,能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特别是对后进生乐于帮助。他们对集体的关心不仅限于校内,而且也十分关注社会生活和国家大事。
正义感,指对是非、好坏能分辨清楚,对维护或破坏集体利益的现象有鲜明的态度。他们对不良现象敢于斗争,他们能顾全大局,能使个人的爱好服从于组织、集体的需要。他们爱憎分明,对不良行为和现象敢于批评,不怕打击报复,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们乐于助人,做了好事不夸功摆好。
(四)具有荣誉感与自尊感
荣誉感是对个人或集体的实际行动所带来的光荣名誉的一种内心体验。荣誉感是在集体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它促使人们珍惜集体荣誉,根据集体的要求与利益来行动。荣誉感对于优秀生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了荣誉感,优秀生就能自觉地关心和维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自觉地抵制一些不良诱因的干扰,自觉地去完成社会、学校和教师所分配的工作。优秀生有了荣誉感,他们就会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集体带来荣誉,也会为别人的行动给集体增添荣誉而高兴,会为自己(或别人)做了不好的、不应有的事而感到羞愧。荣誉感促使优秀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力求进步。
自尊心是对自己个性品质的肯定的评价,表现为充分地肯定自己的长处和成就。在优秀生身上,自尊心是与自信心、进取心、社会责任感、荣誉感紧密联系的。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推动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优秀生的自尊感不仅表现在自己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而且还事事处处懂得尊重别人,因为他们懂得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会被别人尊重。强烈的自尊心,促使他们严格地要求自己,自觉地约束自己,以取得教师和同学的尊重与信任。他们不甘落后,目光始终向着“走在自己前面的人”。优秀生对自己的行动负责,一旦自己有了错误就会感到内疚,受到良心的责备;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同学,就暗下决心去追赶,会以别人之长,补己之短,会从中接受教训,以鞭策自己。
(五)具有自制力与克服困难的精神
优秀生优良品德的意志表现是:他们具有自制力。优秀生能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不为诱因所干扰。有的优秀生上学路上也不愿意浪费时间,默默地背诵公式和外语单词,有的学习废寝忘食,有的在嘈杂的环境中克服干扰,闹中求静,坚持学习。他们能为实现正确的目标而不畏困难、持之以恒,能克服犹豫、恐惧、懒惰、羞怯等不良情绪;善于听从别人的忠告,来反省自己,对自身的道德修养能朝着“吾日三省吾身”来要求自己;行动时能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他们还具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在执行决定过程中主要是克服两方面的困难,一方面是克服内部困难,即主观动机上的干扰或目的诱惑;另一方面是克服客观上的困难,如诱因的干扰、恶劣的天气和缺少必要的工具、设备等。能自觉地确定行动的目的,在要立即行动时,当机立断,毫不犹豫。
(六)具有坚持真理、知错必改和言行一致的精神
坚持真理、知错必改和言行一致是人的美德。它是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
组成部分。坚持真理的人是有理想、有信念的人,又是敢于修正错误的人。知错必改的人,一是严于解剖自己,对自己一分为二,经常地反省自己;二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意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态度,尽可能从各种意见中吸取合理的营养;三是认错诚恳,改错坚决。言行一致的人“言必行、行必果”,不提出自己做不到的诺言,不承担空洞无物的保证,说到做到,不夸大成绩,不隐瞒缺点。坚持真理,知错必改和言行一致就能保证一个人抵抗各种毒素的侵蚀,保持优良品德。优秀学生正是把这些良好品质作为自己道德修养的任务。
(七)养成了良好的行动习惯
行动习惯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它总是以内心的修养(知识、观点、信念、理想、品质)为基础的。优秀生的良好习惯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经过道德感的激发并转化为道德行动而形成的牢固的习惯。良好的行动习惯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有效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一般地说,优秀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做到预习、认真听课、作业前复习、当天作业当天完成并验证自己的作业)、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并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一定的自学能力,对师长彬彬有礼,对同学团结友爱,能自觉地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一些好的行动习惯还会发生迁移。比如,从小养成作业精确、整洁、遵守作息时间、积极参加劳动等习惯,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工作的准确性、爱清洁、准时和爱劳动等品德。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优秀生的良好品质中也潜在着不良的因素,而这些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也不易被发现。教师对优秀生要注意缺点,要多提出严格要求,要及时发现潜伏在他们身心中的不利因素,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这些不良因素主要是:
(一)优越感
优越感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它表现为过高地估计自己的长处、成就和自己所处的地位。优秀学生是学生中的榜样和骨干力量,也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学校和班级里的许多事情,要通过他们去做,依靠他们发挥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他们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在教师心目中是理想中的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往往得到老师、家长的宠爱,同伴的尊敬和羡慕。他们耳听表扬声,眼看微笑脸,手拿奖励品。对他们往往是表扬多、批评少,使用多、教育少。他们在同学中也往往是发号施令多、接受别人的指令少,常常在各种活动中很自然地形成以我为核心。这些客观现实反映在优秀生的头脑里,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常常是不外露的,是教师和家长起初觉察不到的。有一个学生,在小学是尖子,到初中每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由于受到不恰当的赞赏和尊重,自以为了不起,对同学的问题总是以“这还不容易!”来回答;如若谁赶上来了,不是为之高兴,而是怀着嫉妒和抵触情绪;为了名列前茅,他还不择手段地玩弄手腕,打击对方;对老师的话也只爱听赞扬的,不爱听批评。由此可见,尽管在优秀生身上有许多积极因素,但也要注意被掩盖的消极因素,帮助他们克服,否则他们就会脱离同学、停滞不前,甚至可能不顾大局、不顾人民的利益,走上错误的道路。
(二)高傲自大
高傲自大是自私心理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外向表现。有的优秀生由于能力较强,成绩好,而自我扩张,自高自大,目空一切,藐视别人,甚至连
教师、父母都不放在眼里。他们对人简单粗暴,处事主观武断,处处要求别人赞许和尊重自己,而自己根本不知道应该尊重别人。自尊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和爱护,但惟我独尊的心理是不健康的、不应有的,对本人对社会都是有害的。
高傲自大的突出表现是竞争心切,总想比别人强一截、高一头。当看到别人强于自己时,产生不服气和嫉妒心理,总想暗地赶上,压倒别人。当看到别人失败时,幸灾乐祸,冷潮热讽,毫无同情心,又无友爱之意。高傲自大的另一表现是不虚心,听不得不同意见,一旦受到批评,就灰心丧气、情绪低落;或者态度横蛮,反唇相讥。
有的优秀生,在某些因素下,存在着只重智育、不顾德育和体育,不愿参加公益活动和不担任社会工作,不艰苦朴素,不参加体力劳动等问题,这是要引起重视的。
上述心理特点并不是每一个优秀学生都具有的,它的表现形式和程度也不一致。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既要考虑优秀生的一般心理特点,又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①
优秀生的心理特点
202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