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品德心理的研究

2023-08-05
我国品德心理的研究:(一)我国古代思想家的品德思想
 
我国古代思想家在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思想上,提出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内求说和外铄说。(燕国材、李伯黍,1993)
 
1.内求说
 
这一观点认为,人的品德生来就存在于自己的心中,只须向内心去求,就可以得到它们。孟子明确地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在他看来,人生来就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端”,如果将这四个“善端”扩而充之,就会产生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历代有不少思想家都持此种观点,特别是宋明理学家和心学家可以说是彻底的内求论者。在他们看来,品德的形成就在于明理。“学者不必远求,近取诸身,只明天理,敬而已矣。”天理就在心中,“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所贵乎学者,为其欲穷此理,尽此心也。”可见品德的形成,全靠对本心的体认,是内求心中之理的过程。
 
2.外铄说
 
这个学说认为,人的品德并非内心所固有,只有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才能得到它们。例如:荀子就认为,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亦即“终日而思”的内求式学习不会有什么结果,只有“善假于物”(善于考察客观事物)的外铄式学习才会使人受益无穷。因而他很强调环境和教育在培养德行中的作用,主张“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此后历代不少思想家都赞成这一观点。例如:王廷相就认为一个人的学问、道德的成长,应从“实践处用功,人事上体验”,因而进一步肯定:“诸凡万事万物之知,皆因习、因悟、因过、因疑而然,人也,非天也。”也就是说,人的知识、品德是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学习和思考,通过自己错误的改正和疑惑的擢除来获得和形成的。
 
应该指出的是,内求说和外铄说并非是绝对对立的,它们都肯定先天因素是品德赖以形成的前提,重视环境和教育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不过是着眼点不同罢了。
 
除此之外,我国古代思想家在人性问题上以及修心养性、躬行践履的思想也是十分丰富的,他们对品德形成的心理成分的论述也是不少的。例如:孔子非常强调道德认识(所谓“识道”、“知明”)对一个人的道德行

 
 
 
 
 
 
 
陈会昌:《苏联德育心理研究》,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1982年,第27—28页。
 
《孟子·尽心上》。
 
《程氏遗书》卷二。
 
《陆九渊集·与李宰》。
 
《荀子·劝学篇》。
 
《与薛君采》。
 
《雅述》上篇。  
为所起的作用。孔子认为,有了认识才会有坚定的信念,所谓“知者不惑”是说认识乃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前提。在道德情感上,孔子提出了“仁”,他一方面要学生懂得“爱人”和“克己复礼”的道理,另一方面又要学生怀有“爱人”和“克己复礼”的情感。孔子还以《诗经》作为教材,以培养学生“兴”、“观”、“群”、“怨”等种种复杂的情感。在道德意志的培养上,孔子要求学生树“远大”、“高尚”的志,要求他们“志于仁”、“志于学”;并勉励学生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志向崇高,他的道德行为才不会迷失方向。我国古代思想家还认为,要利用艰苦的环境条件来磨练自己的意志,一个人必须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锻炼,才能担当起“大任”,干一番事业。孔子也重视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培养。孔子认为,“力行近乎仁”,并指出要作个“躬行君子”很不容易。这是强调道德实际表现的重要性。孔子还

讨厌“色取仁而行违”的两面作风,他要求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他要求学生勇于改过。
 
王守仁也重视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他明确指出,“今教童子”必须“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王守仁把诗歌、音乐作为陶冶学生道德情感的手段,他认为诗歌教育能使学生涵养德性,不受“邪僻”思想情感所侵犯。他还强调行为锻炼的重要,提出“今教童子”应“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
 
总之,我国古代思想家的品德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是对当时的道德教育实践所作的经验概括,影响极为深远,其中不少思想家的观点是值得我们加以吸取和发扬的。
 
(二)我国现代品德心理研究
 
1.“品德动力系统结构”的新设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章志光教授与他的合作者先后进行了近二十项有关品德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品德动力系统结构”的新设想。其主要内容是:
 
品德结构可以从生成结构(generatingstructure)、执行结构(performingstructure)和定型结构(stereotypedstructure)三个断面或维度上去进行探讨。当这些结构和宏观的社会环境及微观的群众环境(包括人际关系、教育方式等)发生关联或相互制约时,就构成了一个包括品德机制在内的大的社会动力系统(Socialdynamicsystem)。
 
所谓“生成结构”并非指生来就有的结构,而是指个体从非道德状态过渡到开始出现道德行为或初步形成道德时的心理结构。众所周知,儿童在出生后的头几年就有基础需要、简单的认知、情绪,也有行为,且都在发展,但就其社会性来说还是非道德的(nonmoral)。儿童最初表现出某些似道德行为或道德性,是他们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适应社会生活及人际关系而产

 
 
 
 
 
《论语·子罕》。
 
《论语·子罕》。
 
参阅《孟子,告子下》。
 
《中庸》第二十章。
 
《论语·颜渊》。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章志光:《学生品德形成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生的,也是成人社会以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如榜样、常规要求、故事晓喻、劝说、诱导、期望、品评他人等)将道德规范转交给他们和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习并将某些准则加以内化的结果。任何道德规范总是考虑到他人利益而要求对自己的需要与行为有所约束的客观准则,它一旦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认知就会同个体原有只顾一己的“需要—行为”发生矛盾。解决的方式有二:一是忽视规范认知,维持原状;二是采纳规范认知,调节需要,产生符合规范的道德行为。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大多会引起外界他人或舆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奖惩,甚至受到自然后果的强化。这种反馈不仅会引起情绪反应,而且又都会引起行动者对道德规范的再认或增强它调节“需要—行为”的动力性,并促使他继续做出符合规范的行为或改变不合规范的行为。这种循环往复或不断更新的过程,就其中介环节来说,就是个人所获得的某些道德规范(感性或理性的)认知,作为“需要—行为”的定向与调节的成分同行为方式的内在启动部分建立正或负的联系的过程。或者说,这是个体获得道德规范的行为经验、产生是非感、形成道德行为的定势(set)或习惯的过程。其模式可以下图来表示:
 

 
儿童有了这一中介的生成结构,由外部诱因激活的个体需要及其行为意向(intention)都将受到规范认知(道德观念)的定向或调节,其所产生的行为已不同于先前的原始行为。这种行为是一种社会化行为(socializedbehavior),是由他律(heteronomy)逐渐向自律(autonomy)过渡的道德行为,其心理结构及活动过程的表现就是道德性(morality)。
 
道德性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这里不仅有规范认知在内容上的扩大与加深,而且也随着整个心理水平的提高,出现更为复杂的层次结构。探讨这个结构的逐级发展及其规律属于发展心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所谓“执行结构”是指个人在道德性生成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有意识地对待道德情境,经历内部冲突、主动定向、考虑决策和调节行为等环节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及其结构。它既表明个人日常处理道德问题时的一般心理空间状况,也说明由简单的道德性向品德形成过渡的一种形式。
 
首先,这里存在着一个与一般意识密切关联的,由规范行为经验、是非感等的积累与整合并逐渐概括化而形成的“道德认知感情系统区”(sphereofmoralcognitive—affectivesystem)。它包括有不同层次、因人而异的道德观念(概念、知识、原则)、道德体验(义务感、责任感、荣辱感等)以及由此而生和实现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及价值观的需要—动机等等。它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信息库”(storeofmoralmessages),而且是对当前道德情境进行区分与筛选的“过滤器”(filter),是判断事件的性质、确定个人的责任与态度及行动方向的“定向器”(orientaionalapparatus),也是克服利己性需要的动机干扰、抉择行为方式并进行制动的“调节器”(adjustor)。这是一个与其他心理活动(如思维、意志等)胶葛在一起,共同参与道德执行过程而有决定意义的意识系统或道德动机系统,也是个人在道德性上表现出高度自觉性与自律性的关健机制。
 
其次,人在遇到道德情境(如某些诱惑需抗拒,他人有困难需相助等)时,从接受信息到产生道德行为,要经历一个连续而有阶段的心理过程,其一般模式是:①对道德情境或事件的注意与知觉→②移情(empathy)→③道德判断(moraljudgement),包括辨认事件的是非、善恶及卷入的必要性和  
紧迫性等→④责任意识(responsibibilityconsciousness)与明确态度,其中往往会出现动机冲突(conflictofmotivation)、代价与报偿的权衡(weighthecost&reward)→⑤行为方式的抉择(choiceofbehaviorforms)→⑥行动(conation)。每个阶段都存在是与否(得出正或负的结果)两种可能。如果一个阶段为正,就将转入下一阶段,否则过程就将中断,因而也就不会产生外观的介入行为。这个过程有时是瞬间就能完成的,但在复杂条件下则将拖长时间或出现往返现象。道德行为的做出及其实效性不仅有赖于这个过程本身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取决于参与这个过程并发挥过滤、定向及调节作用的“道德认知—感情系统区”的质量与功能水平。
 
最后,还涉及一个反馈回路(feedbackcircuit)的过程。这就是个人做出的道德行为一方面会引起他人或社会的反响,从而获得褒贬与评价(外部强化);同时也会通过自我评价、自我强化与归因分析取得因果关系的新认识、新体验,从而巩固、扩展或改变原有“道德认知—感情系统区”的内容及形式结构,甚至导致整个执行过程趋向自动化。
 
执行结构的模式图设想如下:(见下图)

 
 
 
 
 
 
 
 
 
 
 
 
 
 
 
所谓“定型结构”是指个体具有品德(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道德行为可以是情境性的(situational),也可以是倾向性的(dispositional)。前者更多受外部特殊情境及内部不稳定因素驱使而发生,因而不经常,不一贯;后者则不同,它是内部由于先期影响而形成的某种比较稳定的道德心理结构,即定型结构的表现,所以带有恒常性。品德是较稳定的道德性。如果我们了解到一个人具有某种品德(如助人为乐、急公好义、言而有信、宽大为怀等等),也就可以预期他在通常或更多的情况下必然会做出某些待定的道德行为。
 
“定型结构”不一定比“执行结构”更复杂,它是在执行结构基础上形成的,可能具有高激活性、阶段简缩性和具有自动化功能的结构,它的全部奥秘也许就在于一个人一旦形成了某种占优势的道德观念(或信念)动机,且和实现它的一些习得的行为方式经过反复实践、强化构成稳固的联系系统(类似巴甫洛夫所说的动力定型)。那么只要这种潜伏的道德观念动机为一定的情境所唤醒,其指令就会迅速通过早已拓通的联系网络(无需重复或减少原初在执行过程中必经的分析加工步骤)去驱动特定的行为方式装置,作出合规范的、可预料的行为反应。
 
“定型结构”很难以图来表示,如果允许画个草图,则设想如下:
 
 
 
 
 
 
 
上述三种心理结构是品德形成过程中相继出现的不同形式,但又是彼此包括、相互渗透的统一体。如果前一种结构的形成为后一种结构的出现作好了铺垫,那么后一处结构的形成则是前一种结构因素、序列的发展和功能的跃进。
 
对上述结构的探析不仅有助于了解品德形成的动态过程,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结构内部各种心理成分在内外条件下的发生、发展及其在品德形成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里有一些问题已经得到了研究,有一些问题则从未或尚未深入地进行研究,特别是还缺乏全局关联的研究。比如,在“生成结构”中,规范在什么样的内外条件下能更好地被掌握,并使这种认知具有定向与调节的功能?规范行为的经验(包括是非感)如何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定势与习惯?在“执行结构”中,“道德认识—感情系统区”是怎样组构而成的?其中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与道德价值观怎样形成并如何关联和发挥高级的调控作用?这个系统是怎样在执行过程的各环节进行过滤、定向和调节的?道德执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究竟包括哪些矛盾,而又是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特别是动机冲突)依次向前推进的?如何提高自我评价与归因分析的能力并使它们在行为反馈的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教育者为帮助学生顺利地执行道德任务和完善这个结构应创设哪些条件和如何去工作?在“定型结构”中,道德观念或道德信念如何转化为道德需要?应施加哪些“催化剂”(catalyst)?占优势的道德需要—动机(具有低激活域限与能降服其他需要的高强度的需要)是怎样造成的?如何减少定型结构因自动化而带来的刻板性和保持它的灵活性?此外,品德结构与整个人格形成的结构怎样关联、相互制约也极需探讨。
 
以上所述的这些结构都是作为个体内部的动力系统而存在的。所谓“品德的动力系统”应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它是驱使个人产生各种道德行为的动力源(dynamicsource);第二,它是由许多相互制约的心理因素建构而成并由于内部矛盾推动自身发展的动力场(dynamicfield)。如果肯定这两点,也会引出一些新的问题:道德行为的最终动力源是什么?个体内部的动力场能独立地引起自身的发展吗?显然,任何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生都有自己心理的直接动因,而这个动因的存在与激起又有更为深远或现实的社会原因。个人有关道德的心理活动,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结构上都充满着矛盾。如规范认知与个体需要—行为之间、道德认知—感情系统区内部及其与道德执行过程各环节之间,道德态度和行为的定势或定型与道德执行的灵活性之间,的确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而且正是这些矛盾的解决与不断产生推动着道德性结构及其功能水平的提高。然而,所有这些矛盾及其运动都是现实社会生活中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群体以及人际关系的反映,是个人通过日常的活动或实践与他人、群体、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个体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开大的社会动力系统,其内部的动力系统不仅难以施展活力,而且甚至无法形成或发展。因此,个体品德的动力系统是作为大的社会动力  
系统中的个别组成部分而存在的。由于精神世界以头脑机制为基础,具有相对独立的形式和稳定性,所以其矛盾也能引起自身的发展,但是造成这种矛盾与推动矛盾解决的真正动力则来之于社会生活的广大的动力场。下面是社会动力系统和个体品德动力系统的关系设想图:
 

 
从整个动力系统来理解品德形成,也可以说品德是宏观社会的规范要求(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要求)通过群体间的关系及群体间的人际关系和处于一定角色地位的个体相互作用,并在后者身上形成的道德需要动机(由规范认知和道德情感组成并上升成道德信念为核心的观念动机)和特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社会动力系统尤其是外围系统应由许多科学(如社会学、伦理学等)来研究。品德心理学作为上述学科之一着重研究个体在社会制约下,在群体互动中产生的内部心理结构及其动力状态,而这种研究必然要涉及或必须顾及整个大的社会动力系统。
 
以上是关于品德结构与动力系统的一种构想。这种构想是否合理有待于长期、多方位的实验研究加以检验,或者通过修正使之得到补充发展,或者予以推翻。不管结局如何,它都将促使我们深化对品德结构的认识。
 
2.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李伯黍教授同他的合作者在全国范围内协作进行了一系列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他的研究主要分五大类:
 
第一,检验皮亚杰的模式,同时对它进行一定的修正和发展。
 
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研究的每一课题,几乎都被世界各国的心理学者重复验证过。验证的结果表明,皮亚杰的结论具有普遍性意义。由于皮亚杰的研究对条件控制不太严格,大多数为自然状态下的观察;研究设计上也不周密,实验环境的安排带有随意性;所得出的数据也未作统计检验,为此,李伯黍等在研究设计上把实验的情境加以周密的组配,根据组配表编制对偶的故事,用这些故事测验儿童;然后对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把质化为量,把抽象化为具体,把主观化为客观,这样说明性就增强了。这是对皮亚杰研究方法的改进。
 
第二,关于中国儿童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发展研究。
 
李伯黍等先后在儿童的公私观念、集体观念、友爱观念、分享观念、利他观念以及儿童的责任观念、爱祖国观念、公益劳动观念、爱劳动观念和对社会关系的方面研究了我国青少年儿童在道德认知发展上的特点。
 
第三,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跨文化的研究。
 
他们在公正判断、惩罚判断、公私判断、行为责任判断等道德发展上进行了民族差异的研究。
 
第四,影响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因素研究。
 
李伯黍认为影响道德发展的核心因素是认知,当然,社会的、文化的、种族的、性别的、宗教的以及教育和训练等等因素都对儿童青少年的道德认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五,关于品德结构的研究。

 
 
 
 
 
朱智贤主编《中国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发展与教育》,中国卓越出版公司,第473—511页。  
李伯黍等认为品德结构是一个统整的道德价值结构。
 
心理学意义上的道德价值观念具有知、情、意、行四方面的特性。一个人赋予某一道德规范以价值,首先必须对它有一定的了解,甚至对它加以审慎地考察才能成为他的道德价值观念。其次,如果真正赋予某种社会道德规范以价值,他就会对它有一种满意感。第三,一个真正的道德价值观念应该是在行动上愿意受它的指导,并且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去反复履行它。由此可见,道德价值概念能较好地反映道德现象的本质。
 
品德结构实质上是一个统整的道德价值结构。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接受新的道德价值观念,此价值观念被有机地组织之后,就构成了一个统整的道德价值结构。
 
道德价值结构的统整性就其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上,反映着道德结构的内容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引起标志着道德思维、道德情感和道德决策的形式上变化;而一旦反映着品德结构的形式发生阶段性质的变化时,整个结构的内容就会具有相应的新的内容。
 
根据初步的探索性研究,他们认为,道德价值结构是人们进行道德判断、道德推理和道德行为决策的基础,它兼含知、情、意、行四方面的意义,所以,学校道德教育应该着重促使儿童青少年发展一个既具有丰富而正确的道德内容,又具有较高道德推理形式水平的道德价值结构,并使之得到有效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