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反应的过程

2023-06-19
应激反应的过程:(一)应激因素的研究
 
外部环境中所发生的某些事件虽然是客观的和绝对的,但它们是否能成为应激因素,是否能引起主体的应激反应或应激状态却是相对的,主要与主体的认知状况有关。因此,客观事件能否构成应激因素或引起应激状态的程度都是相对于主体状况而言的。  
在这里,应激因素就是应激源。所谓应激源,也就是应激刺激,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研究表明,各种理化的、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刺激,都可以成为人类的应激因素或应激源。当然,社会心理因素在应激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
 
对于外部刺激,人们一般认为高负荷是有害的应激因素,因为它可能超过人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但是,研究表明,如果外界环境所加给人们的刺激太少,使人每天觉得无所事事,这种低负荷情境给人带来的影响绝不亚于高负荷对人的影响。因此,低负荷也是一种应激因素。
 
在有关应激因素的研究中,马丁(B.Martin)的见解颇引人注目。马丁将应激因素划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潜在因素”,是指个体隐蔽的无意识冲突所具有的刺激作用。这种隐蔽很深的无意识冲突,在很多情况下,当事人本人并不觉察,但它却往往造成当事人持久的应激状态。因此,这种“潜在因素”的刺激能量是不可小看的。另一类叫做“外显因素”,是指在意识水平上的矛盾冲突所具有的刺激作用。与“潜在因素”相比,“外显因素”较易识别和控制,但在个体的思维出现僵硬性或刻板性的情况下,“外显因素”则会造成强度很大的刺激效能,有时可使人处于难以承受的应激程度。
 
关于应激因素或应激源,还有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根据刺激的性质,把应激源分为生物性应激源、精神性应激源和社会性应激源三类。一种是根据刺激的性质,把应激源分为工作应激源、生活应激源和文化应激源三类。还有一种是把应激源分为职业应激、家庭危机和紧张应激、环境应激以及灾害应激等四类因素。
 
其实,由于人们永远生活在社会环境中,人的应激状态的产生,除了意外的天灾外,主要都由社会性质的因素引起。因此,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应激因素大致分为自然灾害因素与社会刺激因素两个类别。当然,即使是社会刺激因素,由于在不同文化背景或具体的情境事件中,可以对人们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可以形成应激状态,另外一些则可能不构成社会应激。
 
(二)应激体验和应激状态
 
个体通过对应激因素的认知,认识到在环境的要求与主体的适应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称为应激体验。这种体验是在由应激源转化为应激反应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中间环节。
 
应激状态指应激反应发生后个体在心理方面、生理方面、行为方面等所发生的结合性反应状态。
 
应激体验完全因人而异,个体是否体验到应激因素的影响及体验的程度都取决于个体的认知评价、情绪状态、个体倾向性、生活经历等等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