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标准的判别尺度

2023-06-18
 健康标准的判别尺度:弄清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对于开展中小学心理卫生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这并不容易,因为心理健康与否往往是相对的。首先,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不像生理疾病经过各种检查,如体温、脉搏、血压、肝功等各项指标,综合结果即可知道。心理健康与否的差别常常是相对的,显示出的是程度的不同,没有明确的数值。其次,对心理健康与否的判别还受社会环境、主观经验、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或种族信仰下的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可能会大不相同。再次,受个人的思想方式及看问题的不同角度的影响,判别者会对心理健康标准作不同的解释,这点我们从对心理健康定义和人本心理健康理论的讨论中已明显看出。
 
在心理卫生工作的实践中人们常综合专家们的研究成果,并综合运用以下判别尺度,来评定心理健康与否。
 
(一)统计学方法
 
根据统计学的常态分布曲线,可认为处于总体平均标准范围内者为心理正常,偏离这一范围者就是异常。正常与不正常为一连续的曲线,其广大的中间地带是正常的,两端则是偏离的。如图1所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在分布上,大部分人都集中在中间区域,具有一般的正常的心理健康水平,少部分人高于或低于一般的心理健康水平,而极少的人属于极端健康或有精神病。我们还看到,各心理水平之间并不是截然断开的,每种水平之间相互联系。
 
这种统计学上的常模比较,也被直接用到心理测量上来判定某一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艾森克个性测验,都是以心理健康的常态分布为统计依据,制定出某一特定人群的心理健康总体平均标准(常模)。然后根据不同个体的测定结果,对照总体标准的差异,判断某一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这种方法比较客观,但必须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测验人员来实施。另外,由于这种方法求的是平均值,就会把“卓绝”、“超常”者也列入异常之列。
 
(二)适应判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