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族语对学习外语的影响

2023-10-10
本族语对学习外语的影响:学生学习外语一般是在本族语已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的,所以必然会受本族语言的影响。如何利用它的正迁移并克服其干扰,是外语教学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例如,学过汉语拼音的儿童,在学英语、俄语等外语字母或日语假名时,较易掌握拼音方法;但对外形近似的字母又会产生混淆。汉语中的音素与外语有相似也有区别,初学者难于分化。汉语词汇的意义范围有与外语一致的,又有相近而又不一致的,前者有正迁移作用,后者则会引起互译困难。具有汉语语法基本知识较易于了解某些外语的语法现象(如句子成分等),但也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地用汉语语法硬套外语语法,影响外语语法特点的掌握。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可以用本族语言进行,也可用外国语进行。儿童掌握本族语的过程是和思维的发展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而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外语与思维的关系却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初学外语时,往往通过本族语的中介作用(心译活动)才能与思维联系起来。随着学习的进步,外语与思维才逐渐发生直接联系。一般说来,外语同(或词组)与概念之间较早建立直接联系,然后是简单的句子与判断之间建立联系,最后才可能达到完全用外语进行思维的水平。有人对90名外语师范学院的学生及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证明:在学科教学条件下需6~13年才能达到用外语思维的水平。而如果学生处于以外语作交际手段的环境中(如与外侨混居或旅居国外),则1~2年就能达到用外语思维的水平。这表明实践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也表明排除对本族语依赖及其显著的与隐蔽的干扰对加速掌握外语的作用。
 
任何人在本国生活中,作为思维工具的言语和表达的言语一般均用本族语,不同的是前者的发音动作是潜在的,后者是明显的;前者的语法结构是简化的,过程是简缩的,后者则是完整的、开展的。但用外语交流思想时,则表达言语是外语,而思维的工具却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借助本族语,通过心译再转化为外语,或外语与本族语相混合(即部分经过心译)。这两种情况是学习初期阶段的情况,这时,外语学习显然会受本族语正负迁移的影响。
 
在学习外语的方法方面,可有三条不同的途径:直接模仿或直接与所代表的事物联系;利用已知的外语来解释或作比较,这两条途径与学习本国语的过程大体相同;利用已知的本族语来解释、对比、翻译,这是学习本族语所没有而为学习外语所特有的,显然,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已学的本族语的影响。  
总的说来,在初学外语阶段,掌握语音、词汇、语法或形成听、读、说、写技能,以及应用外语进行思维与交际等方面,受本族语的干扰较显著,这种影响随着学习前进才逐渐减少。在较熟练掌握外语之后,一般来说,本族语水平愈高对进一步掌握外语帮助愈大。
 
学习外语也会促进本族语的学习。一般人学习本族语是自然而然笼统地掌握的,而经过与外语对比,可以使他比较有意识、有分析地去掌握本族语。例如,外语阅读的训练对本族语的阅读技能提高就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