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考试的重要因素——考前焦虑

2023-10-09
影响考试的重要因素——考前焦虑:焦虑意指某些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应,或者是对当前或预料到的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焦虑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担忧,担忧是表示一种心理状态,通常是由于情境对于身体健康具有威胁引起的;焦虑表示一种人格特征。一个高度焦虑的人是一个经常激动的人,会经常表现出一种比较高的觉醒和紧张状态;一个低焦虑的人则经常反应迟缓、不易激动。考试心理的好坏与学生的考试成绩密切相关。考生在考前存在着程度不一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的起因在于学生在考前要完成自己的所学知识的系统复习,同时还要承受外界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影响。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学生的心理稳定进行了冲击,制约学生心理稳定的因素来源于对自我能力的评估、家长的态度、环境的期望值以及竞争的结果,这些因素会对学生产生一种自我暗示,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反映,根据考前焦虑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可以分成低度焦虑、高度焦虑和中度焦虑三种情况。
 
学生考试焦虑是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
 
低度焦虑的同学对学习和考试重视程度不够,态度松弛。反映在平时学习中是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考前复习准备不充分。这种学生最终的考试结果必然是不理想。低度焦虑所产生的无所谓、轻率的态度,对考试十分有害。
 
高度焦虑主要表现在考前准备阶段,许多考生在考前因高度紧张,造成这种紧张有诸多的原因,因为虚荣心的原因,考生对自己的考生成绩看的太重,精神负担大,在考试前忧心忡忡,总想考取了好的成绩后会得到家长、老师以及同学们的赞扬和敬佩,却又怕考的不好而丢了面子,这两种企望和担忧造成学生一会儿信心十足,一会儿担心害怕,在考试前就会造成体力不支、心力交瘁;因为缺乏信心的原因,考生对自己信心不足,考前总怕自己考试不好,因此在考前复习阶段学习时间过长,睡眠很少,神经一直高度紧张,甚至在考前失眠。因为精神负担过于沉重,考试的结果也肯定会不理想。高度焦虑会使学生的精神过度紧张,对考试极其不利,直接影响临场发挥,降低考试成绩。
 
中度焦虑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具有中度焦虑的同学既能安心复习认真对待考试,又不会顾忌考试结果而患得患失。这些同学在考前可情绪波动不大,会针对自己的切身问题而有针对地去复习准备,在考试中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掌握考试的主动权,考出好的成绩。许多事实证明,中度焦虑对激励学习迎接考试最为有利,如何保持中度焦虑呢。一要挖掘自身的积极因素,在考试及考前期间,同学们难免都会有一些紧张因素,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对待处理这种情况,要对于自己平时所学和学习掌握情况有一定的了  
解,要有信心,同时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而针对性地复习。对于以前的考试的成败能主动地分析原因,找出差距并克服它。在考试之前要加强自控力,善于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证复习的正常顺利进行。具备了这种健康的心态后在复习中就会做到全神贯注,在考试中保持最佳状态发挥最佳水平。
 
考试是为了促进对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地复习,在复习中存在一个是否能主动复习的问题。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对于自己所学进行系统地复习,提高自己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在考前复习中,应做到全面认真,并在考试前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于复习各科时间的合理分配,针对自己的学习薄弱环节有重点地学习,都在这个复习计划中,这计划不必过于详细,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主要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双基”。最终在考试中考题虽然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题目在课外知识在课内。在复习中扎扎实实,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同时要注意到所学知识的系统性。
 
除了在复习中所注意的学习问题外,在考前期间要适当参加文体活动,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天气变化等等,不要发生意外事故,保证精力充沛地参加考试。
 
考前焦虑对学生的考试影响很大,严重的考试焦虑会破坏个体的心态平衡,影响学习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高度的紧张从医学角度上看,使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高度兴奋,使神经系统的活动全面亢进,特别是植物神经系统高度兴奋,从而使肾上腺素输出量加大,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高度紧张造成的生理平衡系统的破坏,非常容易使学生身心疲劳,出现难以忍受的不适感。在平时的学习中,胡思乱想思维不集中。
 
不同的焦虑水平便会形成不同的考试结果,考前焦虑对于一个考生来说关系到能否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这需要依靠考生平时良好的意志品质及平时的知识积累和心态的锻炼和培养。焦虑的形成原因是怎样的呢?焦虑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心理学家们对焦虑形成发生的原因解释各不相同,认知学派认为是知觉、态度和信息的冲突引起;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是潜意识之间的冲突引起等等。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考试心理学会控制情绪,可以使学生正常地发挥水平。
 
要学会调整控制情绪,对于充满考试学习竞争的学校中的学生来说,应学会自我调节,这与有效的学习、良好的应试密切相关。心理学家认为,情绪的反应和表现是习得的,我们应学会如何改变那些引向自我失败的失败模式,将自己的良好心态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对于老师来说应注意因材施教,在考前复习中,老师应给以学生有效的指导,在讲解问题时,给学生树立对自己的自信心,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注意维护学生的自我。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减少学生失败等消极的情绪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考前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有不同程度上的紧张感觉,如果一个学生对考试缺乏必要的准备,有可能他会采取逃避的方式,应帮助这些同学树立自信心以正视恐惧减少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