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客询中的心理测验:□测验的意义
心理咨询过程中,常常使用心理测验,其目的是为咨询者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料和决策参考意见,即一是鉴定,二是评价。
1.心理鉴定
咨询中,鉴于来访者的情况,咨询员认为有必要作心理测验,以鉴定来访者的智力、人格等。有时也可能是来访者或他人所提出。
测验量表中,智力测验常被用于诊断智力落后,包括智力掼伤和个人适应困难(如学生的适应不良、学习困难等),对于智力落后者的鉴别是促进心理测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也可用于鉴别脑损伤、精神障碍及其它病理状态引起的智力衰退、智力缺陷等。
人格测验广泛地运用于鉴别和诊断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并对精神病、神经症、性变态等作出诊断。
某些临床测验既能对生理健康状态亦能对心理健康状态作出鉴定;某些测验对诊断焦虑、抑郁等精神状态很有帮助。
2.心理评价
评价来访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心理健康状态以及心理特点是心理咨询所要涉及的一项工作。通过测验和评价,促进来访者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从而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改变自己,发展自通过智力测验,可评价出人的智力等级;通过对儿童的智力筛选(如弱智儿童和超常儿童的筛选),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的咨询意见;它对评价儿童已达到的发展阶段、人们在学习和能力上的差异等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人格测验对个体人格类型及特点等作出评价,从而为人们的择业择偶、心理保健和个性完善等提供帮助;特殊能力倾向的测验(如音乐、绘画等能力倾向〕、非智力因素的偏好兴趣测验、性格气质测验等心理测验项目,常运用在各部门的人才选拔、工作安置、专业培训和对人们进行的专业选择、就业指导、预测学习成就等诸多方面,发挥其评价、咨询的功能,为决策当好参谋。
心理咨询中,心理测验有助于帮助判断来访者心理问题的类别、程度,以及个性对心理问题的影响,有助于帮助了解来访者的个性特点,以便更好地沟通,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帮助。不能不分时间、地区、年龄、性别地乱用。
第三,测验时,主试者应以认真、耐心、友善、愉快,自然的态度对待受试者;尊重受试者,保护受试者的合法权益(包括个人隐私权);消除受试者对测验的恐惧或怀疑,使受试者对测验持认真、如实、放松、自然、合作的态度。
□测验的解释
测验分数如何解释和主试人的经验、心理测量学的知识、素养很有关系。一方面应对所做的测验(包括常模的代表性、信度、效度、难度等)熟悉;另一方面对被试者的情况(如文化程度、职业等)有所了解;此外要结合当时测验的具体情况,如有干扰、被试有无情绪波动和躯体不适等来作分析。如,同为智商IQ85,对一个小学文化的人来说,可认为是中等智力水平,而对大学毕业的人来说,IQ85则意味着被试可能因疾病而智力有所减退,属中
下水平,因为智力和文化水平有关。
测验结果的解释是一项技术性很高、责任性很强的工作,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1.解释不当的危害
一般来说,告诉被试的应是对结果的解释而不是简单的一个分数。如,不是简单告之IQ分是多少,而是告之描述性的成绩水平,如属于中等还是良好或优秀。尤其智力测验的结果很容易遭到误解,认为智力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测出的智商终生不变,有些人会因此而背上包袱。智商低者,悲观失望,自卑自怨。认为自己不会有出息,即使再努力,也是有限的,从而自暴自弃;而知道自己智商分高者,也可能因此而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以为自己比别人了不起,可以躺在高智商上睡大觉。因而智商的解释是严肃而科学的事,切不可随意地贴标签。
临床量表的分析亦如此,不能因为来访者的抑郁分、焦虑分或其它量表分高些,就简单地下结论:你有抑郁症,你有焦虑症,你有神经衰弱 如此是极不负责的,是不符合心理卫生要求的,也是不符合心理测验理论的。
某一量表分高,只是提示有这种可能性,有这种症状,但并不必然,因为受制约的因素很多。比如做测验时,若来访者正面临大考,焦虑分势必比平时高些,即使超出临界线也不能贴以焦虑症的标签;若失去了亲人或面临大的挫折、损失,情绪会低落、消极,从而抑郁分上升,但不能说一定是抑郁症。
如何鉴别、诊断是一门科学、切不可乱贴标签,不然危害甚大。因为贴上标签者会产生自我暗示,有时没病会发展为有病,小问题会变大毛病。尤其是与精神病有关的内容,更应慎之又慎,不然有可能致人于死地。
有些来访者不懂或容易误解,如神经症、精神疾病都可能被误以为就是精神病。哪一者分高些,就以为有这方面的问题,因此对缺乏这方面知识的来访者作解释时,应注意用词通侣易懂,同时又注意科学性。
人格测量亦如此,如不谨慎,会使来访者产生暗示,认为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连心理测验都证实了。有些人相信“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从而会不自觉地强比人格等方面的待质,并为自己某些言行找到个性根据。
艾森克人格问卷(EPO)中的N分(神经质分)常使一些高N分的来访者误解,认为自己是神经质的人,而他们对神经质的理解又常带有自己的曲解,把这看成是可怕的、羞耻的,为此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心事重重,惶惶不安,结果有可能变成真正的神经质。
一位来访者经Y-G性格测验,属B型性格系统即非法行为型。由于没加以很好的解释说明,他只知道自己属于有犯罪倾向的非法行为型者,为此,他一天到晚提心吊胆,走到哪儿都惴惴不安,生怕自己一不警惕会有犯罪行为、非法行为。这都是解释不当导致的。
有些测验涉及到对才能的评判或对未来的预测,若解释不当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反之若善加使用,也可鼓舞一个人,促进一个人的发展。
一个学习上还不错的工科大学生在做兴趣测验后发现自己文科上有发展前途,便开始对工科不感兴趣而转去看文科的书,选上文科的课,可转系不成,为此耽误了学业,成绩受影响,情绪变得易暴易躁。
卡特尔16因素人格测验中。有4个实际应用的人格因素,如从事事业而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者
的人格因素等等。对这些分数的标定、解释需要有对人负责的精神,需有解释的艺术,不然贻害无穷。
一个曾获奖学金的大学生不愿再学习了,因为他的测查结果表明他的事业成就分低于他人,他失去了信心;一位自认为自己可以搞点小发明小创造并亦有新成果的青年,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分并不比他人更高时便鸣锣收兵了。
2.如何评价测验结果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测验的结果并非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因为测验结果与测验当事人的心理状态、认真与否、对题目的理解程度以及主试人处理结果是否无误、对分值的理解是否完整、是否有经验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有关,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测验结果就会出现偏差。即使没有漏洞,由于测验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存在着有待完善的地方,故亦不能简单认为测验分数对于人们的能力和人格等提供了非常准确可靠的指标,测验结果只是提供一种参考意见,而非结论。
测验结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两次测验时的不同心理状态会使结果不同。比如,虽然个性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但也很容易受情境及个人心境的影响,同一问题,在不同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反应;即使如智力测验,有些来访者起初不懂如何操作或没听懂主试人的话或一时马虎等因素都会使智商分降低,但这并不代表其真实的智商,在另一个场合下,或许会有更好更准确的智商结果。另一方面,人的个性、智力、兴趣、能力等是个发展的过程,并非不可改变的。
测验的复杂性及结果解释的严谨性告诉我们,务必对测验持严肃、灵敏、科学的态度,否则危害甚大。
在我国,目前心理测验有被滥用的危险。一些未经训练的、缺乏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测验技术的人大量地使用测验。更有甚者,以此赚钱,结果产生了一系列明显的或潜在的危害。
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是心理测验的主要使用者之一。使用中应把测验结果与观察、面谈、了解、实验等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测验只是一种辅助性的工具,切不可把自己的判断完全建立在测验的基础上。
有时来访者自己提出要做测验,或者来访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做测验,则咨询员应对结果细心解释,和来访者互相交流对结果的看法,提供咨询意见,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扬长补短,更好地发展。
□测验的保密
这里所指的测验保密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测验材料的保密,二是对测验结果的保密。
测验量表不能随便外传,不然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同时有可能引起滥用。因此,量表一役尖由专业人员控制。
测验结果的保密也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涉及到保护来访者(被试)的隐私权益。例如,任何一种智力的、能力的或成就的测验都可以显露出一个人技能、知识上的某种限度和不足,而这并不一定是被试愿意透露的。这在人格测验中就更为明显。一旦被试者感到不安全时,其测验结果就会不真实。
同一个分数,同一个术语,在不同的人那里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若不谨慎地对待测验结果,结果外露,就可能引起一系列麻烦。曾有一校的心理测验结果被班主任知道,班主任发现其中一同学的心理健康分偏低,大为重
视,一而再、再而三地找这个同学谈话,发动同学们帮助他,结果弄得他十分痛苦。其实他的心理健康分只是比平均水平低些而已,而好心的班主任这样做只会损害他的心理健康,损坏心理测验声誉。
□测验的误用
我们发现,目前一些心理咨询、心理测验人员在使用心理测验时存在着不正确的或值得商榷的观念和做法,包括:
1.以经济为主要目的
比较而言,测验比咨询的收费高、耗力少、时间短、方便易行。一个测验的收费从几元至十几元不等,因此有些人借此来增加经济收入。有些心理咨询机构的服务项目变成了主要是做心理测验。
2.以此提高权威性
有些咨询员借来访者对心理测验存在的神秘、迷信依赖心理,运用测验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对此应适可而止,一旦过分就可能有失偏颇了。
3.代替询问、判断
有些咨询员一遇来访者,首先就让对方做一个或几个测验,其中有一个目的是为了代替自己的询问、判断。这种省时省力的做法有背于心理咨询的宗旨。心理咨询的基础是建立在咨访关系上的,离开了这一点,或许就不能称为心理咨询了,充其量是一种门诊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测验不能代替询问。
4.未经必要的培训
目前,运用心理测验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未经正规的心理测验培训。因而在对量表的理解上、在实施过程中、尤其是结果解释上常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这样就可能使结果不准,甚至损害来访者心身。
心理测验将会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心理咨询中,成为其重要工具之一。为此端正对测验的认识及做法也就变得非常必要。
心理客询中的心理测验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