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 :
由美国经济学家R.H.萨勒提出,用以解释消费决策中的沉没成本效应。美国学者A.特韦尔斯基和D.卡尼曼在对得/失组合结果的框架效应研究中引入这一概念,将心理账户定义为一种评估结果的框架。之后,萨勒分析了个人和家庭的内隐的心理账户系统的特征,正式提出了心理账户理论,认为心理账户包含了记录、编码、分类和评估经济活动的整个认知过程。
心理账户涉及对结果的感知和体验,其运算规则符合特韦尔斯基和卡尼曼提出的前景理论中价值函数的特征:①得失是相对于某个自然参照点的主观评估。②得失都表现出敏感性递减规律。③损失规避效应。在此基础上,萨勒进一步推导出得/失组合结果的编码规则:一是多项收益会分离;二是多项损失会合并;三是小损失和大收益会合并;四是微小收益会从巨大损失中分离,而相差无几的小收益和大损失会合并。萨勒和E.J.约翰逊进一步发现,在现实情境中损失厌恶效应阻碍了人们将几项损失合并。
心理账户影响着人们对不同选择的吸引力的感知,从而影响人们的决策。它包含3个重要因素:①交易效用。个体在交易中支付的与打算支付的预期价格的差额,在交易的评估中起主要作用。②心理分账。不同来源的收入、不同用途的支出、不同类别的资产都会被分入不同的账户,受制于各自的预算,适用不同的决策规则。③账户结算频率和范围设置。账户结算频率会影响账户的开启和关闭,选择的组合和分离会影响对它们的评估和之后的决策。
心理账户揭示了人们在经济决策中的认知编码过程,有助于更好地预测人们的选择。其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消费领域的行为生命周期理论、金融投资领域的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