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健康 :
虽然人格健康尚未形成明确的理论概念,但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对人格的研究和探讨已从探究人格基本结构,研究临床出现的人格障碍等逐渐向探究积极的、健康的人格发展。人格健康与人格正常有所区别。人格正常与非正常对立,指人格没有出现病态,没有人格障碍;而人格健康所指的“健康”除了不同于“病态”之外,还更高于“正常”,它更注重的是人对外部世界和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态度和关系,个体能否使外部世界与质检内心世界达到和谐与平衡,以及其人格特征是否保持完整性和相对稳定性。
关于人格健康的基本特征,不同学者有不同的阐述,如奥地利精神病学家A.阿德勒的追求优越说认为社会情感和追求优越是人格健康的重要标志;瑞士精神病学家C.G.荣格在讨论人格的整合发展时提出健康人格的概念,认为健康人格是潜在的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完善整合与体现;美国心理学家A.马斯洛和C.罗杰斯的自我实现说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健康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学者许金声提出了健康人格的3种力量: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这3种人格力量越强大,越协调发展,人格健康状况也就越好。虽然这些观点提出的概念不统一,但对人格健康的诠释具有共通性,即人格健康是一种在结构和动力上向崇高人性发展的特质,是人格结构与外界环境、自我气质,以及内心和谐的统一,是心理健康的集中体现。人格健康的个体能在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拥有良好的认知水平、保持平稳的情绪情感、行为方式恰当并有正常的社交与职业功能。概括来说,人格健康的个体主要表现为5类特征:①正确的自我意识。即对自己有明确的了解,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②和谐的人际关系。即能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其观点、行为和情绪反应与周围人协调一致,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吸引力。③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即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动地适应环境。④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⑤此外,还要有客观的认知与高度的创造力、良好的情绪与较高的主观幸福感等。也就是说,人格健康的个体能自觉驾驭自己的生活,了解自身现状,注重现在;能给予爱并接受爱,能专注于工作,能照顾别人;对他人有责任感,有积极的人际关系需要、独立自主成长需要等一系列心理特征。这类个体兴趣广泛而稳定,生活充满乐趣,心情舒畅能保持情绪乐观而稳定,并保持心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