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效应

2024-02-26

    对比效应 :

对比效应的概念来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费斯廷格在1954年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费斯廷格认为,个体具有评价自己能力和观点的动机,当人们无法获得客观和确定的手段进行自我评价时,就会倾向于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对自我进行评价,因此比较的参考对象和比较的结果对个体的自我认知有重要影响。当个体预期自己与参考物不同时,就会产生对比效应。在社会比较中,个体与其他人的比较通常可分为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上行比较指个体与比自己水平高的人做比较,如果预期自己和上行比较目标不同(即对比效应出现),个体会产生自卑感和较消极的自我评价。而在下行比较中,如果个体知觉自己与下行比较目标是不同的(即对比效应出现),此时个体会提升自尊水平和拥有较积极的自我评价。例如,荷兰心理学家D.A.斯塔佩尔和J.索罗斯于2004年的一项经典研究发现,当求职者面对一个衣着整洁且具有胜任力的求职者时,其自我评价水平会降低;而当面对一个邋遢且不具胜任力的求职者时,其自我评价水平会得到提升。

对比效应是社会比较研究领域研究较多的一种现象,也有学者将其迁移到教育学领域。例如,1984年,学者们基于对比效应提出大鱼小塘效应,指当一个学生与比自己能力差的同学做对比,会获得较高的学业自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