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之恶

2024-02-17

    平庸之恶 :

是美国犹太裔政治理论家H.阿伦特针对德国第三帝国时期纳粹分子人格特征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设。对于纳粹的反人类罪行,有人曾提出了施虐狂人格理论和专制权威人格理论,而阿伦特认为,作为直接实施犯罪的那些纳粹基层人员,在人格上更具有“平庸之恶”的特点。1960年5月,曾在犹太人大屠杀中负责“最终解决方案”的前德军中校A.艾希曼在阿根廷被以色列情报部门摩萨德抓获,并于1962年6月在以色列被判处绞刑。阿伦特当时以美国《纽约客》特派记者的身份前往以色列报道该审判,并于1963年出版了《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个关于平庸之恶的报告》一书。她在该书中提出,与纳粹政权的上层人物不同,那些由官员、党卫军、军人和各级官僚所构成的一般成员并不是虐待狂,他们中的大多数其实十分普通。他们对犹太人并没有发自内心的仇恨,也没有意识形态上的明确观点。在他们看来,对成千上万犹太人的疯狂杀戮行为只是执行上级的命令和尽自己的职责,这也是他们在法庭上一再为自己辩解的理由。艾希曼所犯的罪行会令人将其想象为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但根据阿伦特在法庭上的观察,他其实是一个没有思想、不具个性、情感淡漠的平庸之辈。然而就是这样的平庸之辈,在纳粹的种族灭绝暴行中却充当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2001年911事件后恐怖主义暴行的猖獗,该理论在事隔50多年后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反恐战争中,对于恐怖组织中不同层级成员人格特征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那些实施反人类罪行的恐怖分子,并不都是野心勃勃的施虐狂和偏执狂,“平庸之恶”也许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