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齐

2024-01-29

    陈大齐 :

生于浙江海盐,卒于台湾。早年留学日本,191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哲学门,以心理学为主科。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心理学、哲学教授。1921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研究西洋哲学,翌年回北京大学。20世纪20年代后期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心理学系主任、教务长,曾受蔡元培的委托代理北京大学校长。后历任中华民国政府考试院秘书长、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长。1948年去职后,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校长。

陈大齐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先驱。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创设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17),曾为哲学系学生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学实验。同时联系中国实际,开创心理学的调查研究。1918~1919年,采用问卷法进行“北京高小女生道德意识之调查”,是中国较早的心理调查研究报告,具有示范性意义。1918年出版的《心理学大纲》,是中国自编的第一本大学心理学教科书,较准确而全面地概括介绍了当时西方实验心理学的丰富内容和最新成就。他在人格研究方面具有中国特色。将人格定义为道德上的人格,意即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具有的资格。他认为人格有两个机制:情绪与理智。修养的内涵是以理智来引导情绪。他以有无检束为标准,将人格分为三类五型等级:第一类型是人格之最下者,称为无检束型,又可分为显露的与遮掩的无检束型两级;第二类型是人格之中等者,称为有检束型,分为外铄的与内发的有检束型两级;第三类型是人格之最高者,称为无庸检束型,只有一级。

陈大齐出版专著20余种,有关心理学的著述有《现代心理学》(1918)、《民族心理学的意义》(1919)、《哲学概论》(1928)、《迷信与心理》(1920年出版,1972年在台湾再版时改名为《迷信与现代心理》)。翻译著作有《审判心理学大意》(1922)、《儿童心理学》(192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