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肢痛 :
幻肢这一概念由美国神经学家S.W.米切尔于1871年提出。而早在1551年,就出现了有关幻肢痛现象的记载。法国军事外科医生A.帕雷在其报告中提到“对于截肢患者来说,在截肢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仍然感到截肢部分的疼痛”。
幻肢痛与幻肢感觉概念有关,但又有所区别。幻肢感觉可以因截肢而产生,也可以因先天性发育不良、神经撕脱或脊髓损伤而产生,而幻肢痛几乎只存在于截肢患者中。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数据,在截肢以后,90%~98%的患者表示体验到了幻肢感觉;近75%的患者在麻醉一消失就体验到了幻肢痛,剩下的25%则是在几天或几周后体验到幻肢痛。一项关于下肢截肢的调查发现,随着残端长度的减少,中重度幻肢痛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尚未有研究表明年龄和性别对幻肢疼痛的发作或持续时间有影响。
幻肢痛早期表现为间断剧烈的刺痛,有持续的灼烧感、痉挛痛、跳痛、压榨性疼痛,晚期多为搏动性痛、烧灼样痛、钻孔样痛等。天气变化、其他疾病、情绪等都可能使病情加重。患者不仅会有躯体不适,心理健康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在病痛的折磨下,病人会出现焦虑、抑郁、强迫等症状。而这些心理状况又会加重病情,进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关于幻肢痛的神经基础和机制的研究,都来源于实验观察和理论推测,现阶段对引起幻肢痛的真正机制尚不明确。幻肢痛曾被认为是由位于残肢顶端的神经瘤引起的。外伤性神经瘤,又称非肿瘤神经损伤,通常由手术引起并由受损神经纤维的异常生长而导致。虽然残端神经瘤会导致幻肢痛,但它不是唯一的原因,因临床上还发现患有先天性肢体缺陷的患者有时也会经历幻肢痛。
幻肢痛的病因理论主要是基于神经通路的改变和皮质的重组。脑皮质重组指当大脑皮质躯体感觉区的某一部位受到损害时,邻近的感觉皮质会发生功能重组,来替代受损皮质的功能。对截肢患者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研究显示,几乎所有患者都经历过运动皮质重塑,而功能重组的程度与幻肢痛的程度明显相关。
幻肢痛是临床上最神秘的疼痛性疾病。虽然已有多种方法应用于治疗,如镜盒疗法、深部脑刺激法、神经阻滞法、药物治疗、物理康复治疗和心理护理等,但是由于幻肢痛的机制尚不明确,这些方法的效果通常难以确定,对不同患者的疗效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