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群体偏好

2024-01-13

    内群体偏好 :

在面孔识别上也存在这一现象,即个体对内群体成员面孔的识别与记忆成绩通常要好于对外群体成员面孔的识别,如本族偏好、同年龄偏好、同性别偏好。

英国社会心理学家H.泰弗尔(Henri Tajfel)在1971年通过最小群体范式研究,发现了内群体偏好现象。先由被试完成一张卡片上的“点估计”任务,主试根据任务结果将被试区分为“高估组”和“低估组”,最后由被试完成资源分配任务。结果显示,尽管同组成员之间未曾相识也没有互动,被试还是会分给自己所在组别成员更多的资源。

内群体偏好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两种。①社会认同理论。个体通过自我分类,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再通过社会比较,在某些维度上夸大群体间的差异,给予内群体更积极的评价,从而获得归属感与身份满足感。②群体服务偏差。“我们”概念一旦形成,群体成员则会使用有利于内群体的方式来解释事实或分析数据,具体表现为关注内群体的积极信息,而忽视内群体的消极信息。

群体因素、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都可能对内群体偏好产生影响,主要包括:群体认同、群体规模、群体地位、价值观及威胁情境。在一些情况下,内群体偏好滋生了对外群体的偏见、对立情绪及群际冲突。美国和欧洲的研究者在关于种族、民族偏见的工作中发现,受到内群体偏好驱使的个体并不友善。相比于内群体成员,他们更不愿意帮助外群体成员,认为外群体成员更具攻击性,甚至倾向于不让外群体成员享受公共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