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规范的形成

2023-11-21
群体规范的形成:群体规范是指约束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它是群体成员保持思想、情绪、态度和行为一致性的保证。如果没有群体规范,群体就会失去整体性,群体也就不复存在。群体规范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群体成员们约定俗成的结果。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研究,非正式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相互影响阶段,每个成员发表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评价与判断;第二阶段是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第三阶段是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在这三个阶段中,始终受到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的重要制约作用。至于正式规范,则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教育的结果。

已经形成的群体规范对群体的成员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压迫力,叫群体压力。群体压力虽然不像权威命令那样带有强制执行的性质,但个体在心理上却很难违抗。1951年,美国心理学家阿希将每7名男生编为一个实验组,让他们判断一张卡片上的一条线与另一张卡片三条线中的哪一条一样长(见图10—1)。每7名被试中前6名是假被试,他们一致作出错误的判断,最后才让真的被试判断。结果发现,各组的第7人中,共有37%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正确判断而顺从群体的错误判断。群体成员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叫从众。

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往往相信群体里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对自己是有益的,因而放弃自己属于少数的意见而追随大多数人。如果学生越相信群体信息的正确性,自信心越差,从众的可能性便越大。二是个体往往不愿意被群体其他成员视为越轨者或不合群者。据美国哈佛大学的梅约所作的霍桑实验,工人们为了维护群体的利益,不使自己成为群体的偏离者,宁可放慢自己的工作速度,并少得报酬。可见,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避免受孤立,群体成员容易发生从众。

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方向和范围,成为引导学生课堂行为的指南。不过,消极的群体规范也有可能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因从众而在课堂里蔓延,使意志薄弱的学生随波逐流。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该自觉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规范。一方面要考虑规范对群体成员的适应性,尽量使规范与群体成员的个人价值趋同;另一方面,又要考虑群体规范与社会规范的一致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可是在群体压力下,也有学生会出现反从众。他们发现群体多数人的意见与自己不一致时,或者保持独立性,或者反其道而行之。因为他们的个性独立,不易受人暗示,也可能是他们具有逆反心理,表现反从众。反从众有可能蔑视群体规范,削弱群体凝聚力,导致群体涣散。但是群体内的反从众者也可以使群体集思广益,使群体更具活力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