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沟 :
是代际差异、代际隔阂和代际冲突的统称。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M.米德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一种表征代际距离的形象比喻。代沟并不局限于两代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几代人之间,年龄、文化差距越大,代沟现象越明显。
在封闭的社会或社会发展的停滞时期,社会变革的可能性很小,老一辈是整个社会的行为楷模,世代之间在观念、行为上较为一致,代沟是不明显的;在开放的社会或社会急剧变迁时期,年长者的经验丧失了传递的价值,年轻人掌握了新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了新的价值观,开始反叛年长者,代沟由此产生。另外,两代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异,尤其是青少年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出现了合理的、抽象的和怀疑的思考,同时,其思考也容易脱离现实,流于空想,具有理想主义的特点,而成人拥有更多的社会经验和更现实的观点,二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价值观上的不一致。代沟的存在,虽然会造成代际的隔阂和冲突,但也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丰富了基本社会化的进程,增加了反向社会化(文化反哺)的形式,也是成人继续社会化的动力之一。
代沟既可发生在家庭之中,也存在于学校、工作场所等社会活动领域之内。亲子关系是代际关系在家庭中的集中反映,家庭价值观讨论、父母间价值观一致程度、父母教养方式等都会影响亲子间的代沟;学校师生之间,工作场所中领导与下属之间、同事之间也存在着代际的隔阂和冲突。代沟的消除或弥合,需要父母民主、恰当的教养方式,也需要两代人之间平等的对话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