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焦虑

2024-01-10

    状态焦虑 :

最先提出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概念的是心理学家R.B.卡特尔,他认为心理结构包括时间-不变性特质和时间多变型状态两种类型。随后,美国临床心理学家C.D.斯皮尔伯格对状态-特质焦虑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状态-特质焦虑理论。斯皮尔伯格认为,状态焦虑是一种短暂的情绪反应,包括不良的情绪反应和想法,而特质焦虑是指人格特征,是具有个体差异的相对稳定的焦虑倾向。焦虑特质更像一种动机或者实现习得的行为倾向,反映过去体验的残余。例如,当个体感受到危险后,他将产生对危险的认知的评价,随后状态焦虑就会被激发,而焦虑产生的强度和时间则会由个体所处环境和过去的经验所决定,这种不愉快的经验使得个体将会采取相关的行动,以此来改变认知评价,最终降低状态焦虑。通过焦虑多维度交互作用模型,加拿大心理学家N.S.恩德勒等人于1983年提出,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都是多维的。其中状态焦虑有两个维度:①自动化(或情绪反应)。指和神经唤醒有关的症状,比如手掌出汗、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②认知反应。包括对潜在失败和不充分的准备的焦虑。而特质焦虑也是多维度的,它包括社会评价、身体危险、模糊性和每日常规。

斯皮尔伯格的状态-特质概念理论对焦虑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斯皮尔伯格的研究将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的理论构想变成实际可操作的概念,启发人们不但可以对焦虑进行定性研究,而且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目前有较多研究都是以斯皮尔伯格的理论为基础进行的实证研究。斯皮尔伯格等人于1983年编制了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包括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两个分量表。该问卷可广泛用于评定内外科病人、心身病人及精神病人的焦虑水平,筛查特定人群的焦虑问题,以及评价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