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运用焦虑:首先,对于一个自由散漫、不思上进,对学习无所谓但又智力正常的后进生来说,一定量的焦虑是必不可少的。这时,教育者应使个体的自尊心受到一种威胁,造成紧迫感,使之努力改变自身目前的状况,从而进一步去谋求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压力,并规定完成任务的期限和处罚措施,并时时激发其愧疚心,使其产生焦虑心理和当前情境的反差,激起奋起直追的勇气。
其次,对于少数优等生是否采用焦虑学习,许多人持否定态度,在他们看来优等生已是好学生了,无需再加压力。其实不然,对优等生来说,不存在学习负担压力的问题,他们有足够的潜能去应付,易产生自满情绪,成绩会在原地徘徊,有的甚至下降,有点压力或受到挑战,成绩反而会提高。目前,相当多的心理学证明:高度的焦虑只有同高度的能力相结合才能造就“天才”。
再次,学习材料的难易对焦虑程度的高低需求是不同的。学习材料难度大,学生会自然而然产生高度焦虑,怕学不好。这时教师不能再给学生以压力和担忧,应力求减少焦虑,并给学生提示,使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解除心理压力,轻装上阵。实践证明,焦虑解除了,学生会很快扎到学习中去,收获较大。
相反,对简单、机械的学习材料,应采用使学生高焦虑的方法,以绷紧学习弦。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告诉我们,类似重复画蛋之类的技能操作,学生有时不重视,不愿花时间。而对这类貌似简单却又非花时间不可的问题,采用高焦虑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从焦虑的时间长短来说也要区别对待。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高焦虑状态,对学习是不利的。试想,一个对学习忧心忡忡、顾虑重重的学生,怎能兴致勃勃、孜孜以求地学习,同样,一个无焦虑,整天心不在焉的学生,也不能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的成绩。因而短期的焦虑不但不影响身体,还会对学习有促进作用,这样一张一弛的治学之道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诚然,高焦虑与高成就并不都是成正比的,但一定限度内它们的关系是
正相关。因此,我们必须把焦虑控制在一定程度内,过强或过弱都会使反应效果变坏,如以下几种情形:
1.面临升学考试的学生,本身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过分焦虑会产生怯场,从而抑制正常水平的发挥;
2.对智力平庸、虽经努力学习而成绩仍不高的学生,高焦虑会造成自信心不足、自暴自弃,以至对学习失去信心。
3.焦虑承受能力与性别也有关,男生承受力高,女生则较低;
4.当个体遇到一种新的学习情境,尤其是已有认知结构中尚未形成答案或需要费力思考的问题,若个体对此不感兴趣时,高焦虑又会干扰大脑功能的发挥;
5.焦虑的程度随学习者年龄不同而改变,小学阶段,高焦虑一般会抑制学生的学业成就;中学阶段,一定量的焦点有助于学习;而到了大学阶段,由于自学性提高,学习动机充分明确,焦虑的作用却减少了。
如何正确运用焦虑
202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