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
该模式认为,人类健康与否取决于生物、心理及社会等各种因素,保护与促进人类健康,要从人们的生活环境、行为、精神及卫生服务等多方面努力。医学中对于人有心理性、社会性,早在希波克拉底时期就已有认识。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一种在身体、精神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该定义明确把人类的健康与生物的、心理的及社会的因素联系在一起。
在提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之前,生物医学模式占主导地位。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也探索到微生物、营养缺乏、内分泌失调、染色体缺陷、基因变异等均可能是致病因素。这些立足于生物科学的成就使医学不断发展,生物医学模式迅速成为现代医学的标志和核心。然而,生物医学模式在精神病和心因性、功能性疾病方面却束手无策,即使在原因明确、病理变化明确的躯体疾病方面也难以发挥作用。随着医学水平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与心理性、社会性因素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显著增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仅用器官、组织、细胞、染色体、基因、生物大分子等的改变来预防、解释与治疗疾病是不够的,需要从生物、心理、社会水平方面综合考察人们的健康与疾病,并采取综合措施对疾病进行预防与治疗。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卫生实践和医学研究都具有指导意义。对预防服务而言,不仅需要考虑生物类致病因素(如细菌、病毒),还要从心理特征、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着手;对临床服务而言,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需要在现有生物诊断与治疗的基础上,开展心理与社会方面的诊断与干预,这也为有效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技术;在对治疗后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时,也要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综合考虑。而在医学研究中,与健康相关的社会技术(如社会诊断、社会预防和社会治疗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生物、心理、社会间的相互作用也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由于生物医学模式经过长期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功且有深远影响,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缺乏生长条件、现实立足点与应有的激励机制,模式中心理社会方面发展不成熟、患者及部分医务人员对疾病与健康认识持有陈旧观点等原因,使得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在国内的推广与实践尚不完善。未来,推进医学整合、实现医院与社区的整合、大力发展临床流行病学与社会医学,将有助于推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