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尔模式

2024-01-04

    魏尔模式 :

魏尔模式是国际上培养临床心理学家的独特模式之一。其核心目标是,这种训练计划不强调临床研究,而是更重视心理评估和干预的训练。当博多模式(又称科学家-实践者模式)在美国盛行时,英国临床心理学界则采取了另外一种不同的培养模式。英国临床心理学的创立者之一M.B.夏皮罗认为临床心理学应更多地培养“应用科学家”,主要训练学生“使用”而非“生产”科学研究。在英国培养模式的影响下,美国心理学界开始反思博多模式相对忽视实践的弊端。1973年,在科罗拉多州的魏尔(又译作韦尔)召开的“心理学职业培养水平与模式”会议上提出了魏尔模式。

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临床心理学实践家,需强调临床实践技能的训练。毕业生首先应成为能应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病人具体问题的实践者,然后才是懂得研究并应用的学者。魏尔模式的入学门槛比博多模式要低,但一般要求学生具有更多的实践经历。大多数临床心理学家不会继续从事研究,因此课程设置更偏重于实习与实践,而研究上的训练相对较少。

魏尔模式的提出,形成了两个相对的临床心理学培养模式,即“科学家-实践者”模式及“实践者-学者”模式,拓展了临床心理学培养机构的临床范围,它直接导致了面向应用的心理学博士学位(PsyD)的出现,除了大学的心理学系外,大学附属的职业学院甚至某些具有资质的、独立的临床心理学私营培训机构也可以授予这种博士学位。毕业生更多地成为具有执照的临床工作者,他们大多自认为是实践者而非教育家或研究员,以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人为主要职业目标。不过,急于求成、大批量地培养心理学博士,使毕业生虽可具备较好的实践技能,但部分人不能独立完成简单的治疗研究,甚至难以看懂相关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