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和动机

2024-01-01

    亲和动机 :

美国心理学家S.沙克特通过实验研究了亲和动机与焦虑的关系,发现在焦虑和恐惧时,亲和动机增强,并且亲和动机较强者为家庭中的长女和独女。L.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与同样处境的人接近,可以互相安慰勉励,缓和焦虑和恐惧。亲和动机纯属社会性的,可通过学习而形成。它的满足,可增加个人的安全感,从而免于孤独寂寞而产生的焦虑之苦。例如,需要别人关心、帮助,需要友谊,需要爱情,需要被人的承认与接纳,需要别人的支持与合作等都属于亲和动机。

关于亲和动机,存在3种理论观点:①适度唤醒层次理论。当外界刺激符合个体需求时,个体会产生需要他人陪伴、与他人交往的动机,其亲和动机便得到加强。其中,合适的刺激量因人而异。②本能理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亲和本能,亲和动机这种原动力可使得人类通过对他人友好的方式来促进自身的生存和繁衍。③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心理学从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出发对人的亲和动机进行分析,认为母亲的形象与某些原始驱力状态的缓和产生了联结。婴儿受到爱抚的同时与愉快情境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条件作用过程,人们逐步学会了爱的表达,并在生活中不断泛化到其他人的身上,最后形成与他人相互交往,希望别人陪伴等愿望和需要,在这种需要基础上产生了亲和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