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动力理论

2023-12-31

    人格动力理论 :

人格动力理论最早由S.弗洛伊德提出,他把人看成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系统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来自人体内部的与生俱来的驱力,是人所有活动的最终原因。弗洛伊德最重视性本能(又称力比多),它是人类行为最重要的动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弗洛伊德修正了本能理论,将本能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倾向于爱和建设,死的本能倾向于恨和破坏。本能通过投注的方式活动。投注指力比多倾注于某种对象而使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本能不断地寻求满足,或者倾注于自我;或者倾注于幻想;或者倾注于某种对象。自我和超我可以对力比多的倾注产生抑制即反投注。人格的动力过程就是本能能量的投注和反投注的交互作用。

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也是强调人格发展动力的理论,C.G.荣格把人格发展的动力力比多界定为生命力,即个体新陈代谢的生命能量;A.阿德勒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自卑感,尤其是因身体缺陷而产生的追求卓越的动力;K.霍妮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基本焦虑;H.S.沙利文则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个体和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这些理论更看重社会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C.罗杰斯、A.马斯洛从需要和实现层面发展了人格动力理论。马斯洛把人格动力归为需要,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于需要缺乏而导致的对需要满足的追求。罗杰斯则认为,人格的动力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倾向。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为了促进人类自身生存、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弗洛伊德与罗杰斯、马斯洛的动力观都属于强调本能的生物学化观点,但二者之间有很大差异,弗洛伊德强调性本能,持“性本恶”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追求性力的发泄与攻击,必须加以控制。罗杰斯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的趋向,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在经验与自我不协调时,人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和谐。马斯洛更以“似本能”的概念来取代“本能”,借以论述人类与低等动物的生物性遗传之间的差异。

此外,人格动力的理论还有,H.H.凯利的“推”动机和“拉”动机理论;L.A.柏文的正面趋近和负面回避目标类型理论,A.班杜拉的层级目标管理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