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策略 :
是学习策略的最主要成分。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J.S.布鲁纳于1956年在研究人工概念形成时提出的。例如,如果某个学生的目标是写一篇好的文章,那么他的认知策略可能包括头脑风暴和完成一个写作提纲。个体所采用的认知策略,既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就,也会影响到其非学业领域的成就。
认知策略可分为一般性认知策略和具体性认知策略两种。一般性认知策略是指那些可以运用于许多不同学科和情境之中的策略(例如,总结概括和目标设定),而具体性认知策略则是指那些仅仅适用于某种特定任务的策略(例如,通过图示帮助理解如何去解决某个物理学问题)。有效的学习者既采用一般性策略,也采用具体性策略。
知道某个策略是什么以及如何使用它,是学生能否采用某种策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策略使用既可以受到策略性知识(即该策略是什么以及如何使用它)的影响,也会受到策略性信念(即相信这种策略有效)的影响。也就是说,学生之所以没有采用某种有效的策略,可能是他对这种策略一无所知,也可能是他并不相信这些策略是有效的或值得花时间去尝试的。
大多数学习理论家和发展理论家都强调有效策略在学习和思维过程中的作用。信息加工理论家则将策略视为一种通过与已有知识更好地相互联系来改进记忆和理解的方式,对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发生作用的程序。例如,对信息进行精细加工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因为这种策略可以将新信息与从长时记忆中检索出来的信息整合在一起。而建构主义者则强调策略在学习者建构新知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借助于个人理解去识别问题”这样的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建构新的理解。苏联心理学家L.S.维戈茨基提出,学习者可以把初次在群体对话中接触到的策略进行内化。例如,那些在写作讨论会中参与过同伴之间相互评论对方写作情况的学生,可能会将这种评论策略加以内化,进而采用它评论自己的写作。
研究结果证实,认知策略在学习和思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最为著名的一类研究是对专家与新手(即高学习效率的学生与学习效率相对较低的学生)进行比较。采用这种方法的研究者发现:在策略使用方面,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效率高、低的两组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另一类研究则采用实验的方法考察了策略训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证明:学习新策略的学生要胜过没有学习新策略的学生。第3类研究则来自长期的课堂实验或准实验。这些研究表明:借助于认真设计的策略教学,学生们在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成绩均有所提高。
教师既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识别自己正在采用的策略(即评价策略使用的情况),也可以帮助他们学会更多的有效策略(即策略教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文章、解决问题、写作和推理时出声思考,通过倾听学生在各种场合中说了什么,教师可以增进对学生策略使用情况的了解。这将有助于教师设定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会更多的有效策略,使其成为更好的学习者和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