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灵论

2023-12-23

    泛灵论 :

泛灵论发源并盛行于17世纪。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于1871年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中提出,由于原始人知识贫乏,难以解释自身的一些生理、心理现象,因此认为动物、植物、河流、日月及其他一切事物都具有anima(有生命、灵魂、气息的),表述万物有灵论的英文animism一词即来源于此。

与玩具娃娃做游戏的中国儿童在发展心理学中,泛灵论指儿童将无生命物体看作有生命、有意向的东西的认识倾向,如幼儿常认为气球飞上天是因为它喜欢空气。瑞士儿童心理学家J.皮亚杰在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时发现,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在认识对象和解释因果关系时也表现出泛灵论的倾向,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泛灵观念的范围会逐渐缩小。4~6岁的儿童往往把一切事物都看成与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常把玩具当作活的伙伴,与它们游戏、交谈;6~8岁的儿童开始认为可以自主进行活动的东西才是有生命的;8岁以后的儿童才能够意识与玩具娃娃交谈的外国儿童到动物和植物是有生命的。皮亚杰认为,前运算期的儿童处于主观世界与物质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状态,对事物之间的物理因果关系和逻辑因果关系一无所知,所以认知(或思维)常是泛灵论的。美国心理学家G.S.霍尔提出,儿童的个体意识发展会重演人类意识发展经历的阶段和过程,其中或多或少伴随着某种自发的宗教意识的出现,如儿童的万物有灵论观念。

学者们并不完全同意皮亚杰的观点,认为儿童虽具有泛灵思想,但并不普遍。儿童把无生命的东西视为有生命、有心理的认知倾向是暂时的、不稳定的。这种认知倾向更多取决于儿童知觉或表象过程中所注意对象的某一拟人特点,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体验。在情绪体验和认知两者相互影响下,儿童产生了泛灵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