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错觉

2023-12-22

    控制错觉 :

人们认为随机事件之间存在联系,世上的一切事情都是事出有因,随机事件的结果受到自己的控制。控制错觉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其本质上是一种虚幻的控制感。研究者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获得了许多有关控制错觉的实验室证据。例如,美国社会学家L.F.沃德(Lester Frank Ward)等人在实验中,给被试呈现在50天内的哪几天造了云,以及哪几天下了雨的随机信息(造云后有时下雨,有时没下),发现被试依然确定在造云和下雨之间存在他们认为的相关。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E.J.兰格(Ellen J. Langer)提出了这一概念,并通过一系列随机情境下的实验证明了控制错觉的存在。兰格认为,在可控的技能情境中,人们的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因果联系,而在机会情境下,成功是靠运气的、不可控的,但是人们无法意识到两种情境的区别,在不可控情境下仍会相信自己能控制结果。研究者还提出了对控制错觉其他的一些解释。如控制启发式认为,人们更关注做出行为后那些结果符合他们预期的事件,而忽略那些结果不受控制的事件,从而产生了控制错觉。

控制错觉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例如,在赌博中人们觉得自己可以通过掷骰子的力度控制骰子的点数;相对于由别人来操作,人们认为自己亲自掷骰子或抽彩票,赢的概率会大得多。控制错觉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生活,更高的控制感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负性事件。例如,那些自己能够决定生活安排的老人,比完全没有选择权的老人身心更健康。不过,控制错觉导致的过度自信也有可能使人们在风险决策中做出非理性的选择,从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