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

2023-12-17

    独生子女 :

是父母养育的唯一后代。在家庭中,其人际关系只限于成人,没有年龄相近的兄弟姐妹。独生子女的心理与行为特点是心理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1906年,德国小儿科医师E.内特尔出版《独生子女及其教育》一书,阐述了独生子女的行为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成为世界上最早有关独生子女的专著。早期研究认为,独生子女具有特异性,属于问题儿童,无论在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方面都不如非独生子女。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家G.S.霍尔及其学生E.W.博汉农、K.施梅英格。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国际学者的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并没有显示出特异性,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非独生子女没有什么差别,甚至某些方面(如以身高、体重为指标的体格发育及学业成绩等)还优于非独生子女。例如,美国研究独生子女问题的专家T.福尔博对几百项有关独生子女的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独生子女有3个明显特征:①相对高的自尊和成就动机。②比有兄弟姐妹的儿童更为顺从,有较高的智力水平。③更可能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大量研究结果发现,与许多批评者的担忧相反,并没有证据表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产生了一代被宠坏的、自我中心的小皇帝。因此,总体来说,独生和非独生子女的行为特点没有什么差别。

2015年10月,中国政府正式出台了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预示着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有一部分儿童青少年将由独生子女转变为非独生子女。在这个转变过程,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的适应与变化将成为新的研究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