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

2023-12-17

    心理资本 :

心理资本提升过程心理资本超出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地投入和开发使个体获得成长和竞争优势,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这一概念借用一个商业名词寓意人的心理状况,如同人的物质资本存在盈利和亏损一样,人的心理资本同样存在盈亏,即正面情绪是收入,负面情绪是支出,如果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便是盈利,反之则是亏损。

心理资本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等文献中。例如,经济学家认为,心理资本指能够影响个体生产率的一些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观点或自尊感,支配着一个人的动机和对工作的一般态度。2004年,美国学者F.卢桑斯等人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观点为思考框架,提出了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积极心理资本概念,使人们开始关注心理资本及其对领导和员工的影响。

卢桑斯等人主张心理资本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信心或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②希望。美国积极心理学家C.R.斯奈德指出希望是由目标、精力和途径3个方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机状态。高希望感的个体认为自己有能力并愿意选择合适的途径实现目标。③乐观。个体采用积极的方式去解释内在的、久远的、普遍的事件,用消极的方式去解释外在的、暂时的、情境性的事件。乐观主义者积极对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很少有沮丧、内疚、自责等消极心情。④韧性。是个体摆脱逆境、失败、不确定性事件,并从中恢复的能力。恢复力包括3个方面:接受现实、认为生活是积极的、适应环境变化。

许多管理领域的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及希望、乐观和韧性等维度,能够对领导或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态度产生积极影响,以及对群体团队和组织的竞争优势和绩效有积极作用。心理资本概念提出后的短短几年中,已经有大量研究者对其概念、构成要素及其对领导和员工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功。但是,还有许多方面,如心理资本的测量,影响因素及对领导和员工产生影响的机制,如何开发与管理等还有待更多深入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