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空间

2023-12-15

    个人空间 :

个人空间随身体的移动而移动。由D.卡茨于1937年提出,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R.萨默首次明确了具体概念,并在生物学、人类学、建筑学中引起了关注。有关个人空间的相关知识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

个人空间作为环绕个体的身体缓冲区,能够满足人类身体免受他人侵犯的心理需求。对该范围的侵犯和干扰会引起与防卫反应相关的杏仁核活动增加,引发焦虑不安,唤醒消极推理和补偿、排斥反应。如果双侧杏仁核被彻底损坏,个人空间感会消失,不能在其个人空间被侵犯时进行正常的感知。个人空间在个体45~63个月时发展起来;5岁前,个人空间发展模式不稳定;6岁后,年龄越大,偏好的个人空间就越大;青春期出现类似成年人的个人空间。

研究表明,个人空间可被精确测量,并根据以下3种影响因素呈现出可预测的系统性变化:①个人特征(年龄、性别、种族、文化、个性、教育水平等)。②社交情境(熟悉程度、人际吸引、合作与竞争、社会地位、交流话题及语言等)。③物理环境(建筑特征、环境亮度等)。

美国人类学家E.T.霍尔根据人际亲疏程度区分了4种个人空间的距离:①亲近距离。0~45.72厘米,是亲人、夫妻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距离。②个人距离。45.72~121.92厘米,是与朋友、伙伴进行较为亲近的接触和交谈的距离。③社交距离。121.92~365.76厘米,是彼此认识的人之间保持安全而礼貌的社会交际的距离。④公共距离。365.76~762厘米,是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合沟通时的人际距离。霍尔的这一划分并不是适用于每个人的精确数值,受以上3种因素影响而具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性和情境差异性。

人际亲疏与个人空间关系

R.吉福德和J.普赖斯认为个人空间有两类:①A类个人空间。指客观的、从外部可测定的距离。又称心理学家的个人空间。②B类个人空间。强调社交中的个人感觉,是一种主观经历的距离。

因人类的空间行为复杂,关于个人空间的理论还比较少,其中较受欢迎的有7种:均衡理论、激发状态理论、刺激模式理论、基于习性学模型的理论、人际距离学理论、超负荷理论和适应水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