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空间是预设理解的基础:心理空间是为现实空间里能够理解和付诸行动而存在的信息库。人类通过实际的语言交际行为建立心理空间,而心理空间一旦被建立,人们又通过依赖心理空间来获得更多的语义信息。
1.心理空间的构建模式。心理空间中的两大主力军是名词和代词,诸如Paul,desk, clerk,a handsome boy, us 等等,人们在交流时就已经存在的空间可以被我们称之为现实空间,这种现实空间是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建立的。
例1:The girl with blue eyes has red eyes in Johnson's photo.
在本例句当中,the girl with blue eyes属于现实空间,in Johnson's photo属于介词短语,因此,当心理空间被建立以后,它依附于自身的母空间或自身的现实空间。
2.心理空间原则。在例1中,我们提到了“现实空间”和“心理空间”,那么这两个“空间”是怎样建立的呢?这两个空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Fauconnie的心理空间理论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Fauconnie认为,“现实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关系是通过两个原则来实现的,即识别原则和获得原则。从获得原则理解,如果A可以引起B,那么A被称作触发物,B被称为目标物,A与B之间的纽带被称作连接器。“Gorge looks so handsome”。现实空间中的Gorge是触发物,照片中的Gorge则是目标物,而现实空间中的Gorge和照片中的Gorge的联系则叫作连接器。
3.预设的空间漂浮模式。我们将分析并解释预设在空间内是如何漂浮的。本部分通过Fauconnie的心理空间理论中的投射原则、投射策略、投射结论三个方面来阐述。我们看几个例子来理解漂浮:
例2:Sam says Frank feels like meeting Leo’s wife.
例3:Sam says that Leo is single but that Frank feels like meeting Leo’s wife.
例4:Sam says that Leo is married but that Frank feels like meeting Leo’s wife.
从例2到例4都出现了不同的现实空间、话语空间和想象空间。其中话语空间由“Sam says”所建立,想象空间由“Frank feels like meeting”所建立,三个空间的层次分布如下:无论各自的心理空间如何,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预设――“Leo is married”。
通过以上实例可以得知,尽管心理空间理论很好的解释了预设的问题,但仍不能确定现实空间中的预设能否被满足。
4.预设的空间转移模式。空间转移是预设在一个空间不成立而同时在另一个空间成立的现象。
例5:In the picture,Sam quited smoking.
在上面的例子中,“quited”让我们想到“Sam smoked before”。而“in the picture”为我们虚拟了一个空间,也就是照片空间。Sam果真戒烟的话,则现实空间和照片空间都成立,则预设成立。相反,假如Sam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抽烟,只是在照片中不抽烟,则该预设不成立,因为该预设只在照片空间里有效而在现实空间中失效。
当预设在空间之间转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阻碍,预设就会失效,如果转移畅通,预设便会成立。
心理空间是预设理解的基础
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