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犯罪心理 :
在西方,女性犯罪心理研究经历了3个主要时期:①19世纪,开始研究女性犯罪,其中涉及一些女性犯罪心理。1895年,意大利犯罪学家、精神病学家、刑事人类学派创始人C.龙勃罗梭和历史学家G.费雷罗共同创作的研究妇女犯罪的经典著作《女性犯罪人》,代表了女性犯罪研究的生物学观点,认为女犯在生理和心智方面拥有许多男性的特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W.I.托马斯的《适应不良的少女》(1925)和O.波拉克的《女性犯罪》(1950),则更多关注女性犯罪的心理和人格层面。②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了解释女性犯罪的“骑士精神”理论、“冰山”理论、妇女解放理论等,但较少探讨妇女犯罪心理,更多关注女性性别特征、智力水平、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及妇女解放运动对女性犯罪的影响,甚至有许多理论家贬斥心理学因素在犯罪行为中的作用。③80年代前后,开始广泛关注女性犯罪心理的研究,涉及女性犯罪人的人格结构、类型研究,贪污、诈骗、暴力等不同类型女性犯罪的人格特征等。
在中国,女性犯罪心理研究可检索到的成果始于1994年,主要分为3类:①经验性研究,涉及女性犯罪的心理特征及其原因分析。②综述性研究,主要涉及对女性犯罪包括犯罪心理研究成果的综述。③实证性研究,应用测量工具、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某一类女性犯罪人的人格特征,对影响女性犯罪的家庭关系、教养方式、婚姻状况等进行研究。随着实证研究方法以及心理测量工具的普及,这种研究呈现增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