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023-12-06

    个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是以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一过程是通过同化与顺应实现的。同化是学习者将新经验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来;顺应是新经验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改组与调整。个体建构主义包括激进建构主义、生成学习理论和认知灵活理论。

激进建构主义代表人物是E.von格拉塞斯费尔德(Ernst von Glassersfeld),他在皮亚杰认知发生论基础上提出了两条原则:①学习不是个体被动地接受,而是认知主体的主动建构,即学习者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②认为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无法知道的,认识的机能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现实,而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帮助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

生成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加州大学的M.C.维特罗克提出的。他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经验,也包括大量非结构性知识经验。

认知灵活理论是由美国学者R.J.斯皮罗等人提出的,主张通过深化理解促进知识的灵活迁移与运用。将知识区分为结构良好领域和结构不良领域。那些有规律性和确定性,解决问题有明确规则,基本可以套用相应的法则和公式的知识称为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那些没有规律性和确定性,解决问题时不能套用现成的法则和公式,需要具体分析,重新建构理解方式和解决方案的知识称为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它是由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实例间的差异性决定的。为此他们把学习分为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初级学习主要针对结构良好领域,要求学习者了解和掌握重要的概念与事实,测验时能够按原样再现即可。高级学习是针对结构不良领域提出的,要求学习者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到具体情境中。斯皮罗等人还提出了随机通达教学的主张。由于概念的复杂性和实例间的差异性,建构可以从多角度入手,教学可以对同一学习内容在不同的时间多次进行,每次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根据目的不同,着眼不同侧面,这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使学习者获得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