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犯罪观

2023-12-06

    行为主义犯罪观 :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J.B.华生、B.F.斯金纳和A.班杜拉等,强调一切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主义者用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行为的习得机制,帮助人们理解父母、同伴和其他重要人物在减少童年期或者青春期儿童的破坏性行为、偏差行为乃至犯罪行为中的作用。

苏联生理学家I.P.巴甫洛夫研究狗的唾液分泌及其消化系统,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即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20世纪20年代,华生利用小阿尔伯特实验证明人类也有经典条件反射。他用条件反射引导小阿尔伯特恐惧无害的小白鼠。根据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犯罪行为的学习是个体对某种刺激建立特定反应的过程,犯罪行为的学习仅仅依赖于刺激和反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近性。30年代,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人类自发的操作性行为的习得源于行为反应之后的强化,强化决定了有机体行为的形成和转化的过程,犯罪和不良行为是不合理强化的结果。例如,假设父母拒绝给孩子买糖果,孩子会乱发脾气。接下来,如果父母买了糖果,孩子发脾气的行为被强化,之后在类似的情况下孩子可能会再次乱发脾气。通过正负强化和惩罚,也可以塑造儿童好的行为和习惯,消除不良行为和习惯。以学习理论为指导,运用预防和康复计划,可以逐渐消除适应不良甚至犯罪行为,尤其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罪犯的行为模式。

小阿尔伯特实验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不论是高尚行为还是犯罪行为,都是通过同样的学习机制获得的。班杜拉强调认知因素在行为学习中的作用,即人们可以通过间接经验或惩罚进行学习。班杜拉的波比娃娃实验(1961)证明儿童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了攻击行为。在实验中要求儿童观看一段视频,视频中的一名成人击打模型娃娃,之后会因为这一击打行为而获得奖励或惩罚。当儿童有机会独自与模型娃娃玩耍时,他们会模仿视频中的攻击行为,尤其是在观看了击打模型娃娃而获得奖励的视频后。基于观察学习的原则,可以得出这一结论:观看暴力电视节目可能导致犯罪。班杜拉对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启动机制、保持机制和自我调节机制进行了系统阐述。人类攻击行为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获得: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启动攻击行为的诱发因素包括:能够唤起攻击情绪、令人厌恶的外界刺激因素,激励性的诱因、示范性榜样和训导性唆使者;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者共同作用,使攻击行为被保持下来,并且,个人通过自我强化使攻击行为得到调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犯罪研究学者研究犯罪行为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研究方法上为犯罪心理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深度不够,难以全面解释纷繁复杂的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