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律

2023-12-06

    效果律 :

桑代克以猫、鸡等动物为被试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发现,饥饿的动物被放入迷箱(刺激情境)后,如果反复尝试,偶然踩到迷箱中的踏板(反应),门闩自动打开,逃出迷箱,最终吃到可口的食物(满意的后果),那么动物再次被放入迷箱时,其逃出迷箱的速度会逐渐加快。反之,如果动物已经学会踩踏板打开门闩,但后来每次逃出迷箱均无食物(不满意的后果),则会削弱之前建立的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

桑代克早期提出的效果律认为奖励和惩罚对于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均有效果。即学习者在某种刺激情境中产生某种反应并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则刺激-反应的联结加强;反之,若结果不令人满意,则刺激-反应的联结减弱。但桑代克在后续的实验中发现,即使在学习者做出一个错误反应之后给予惩罚,学习者后续做出这一错误反应的强度并不一定减弱,也即惩罚并不一定削弱刺激-反应的联结,只是暂时抑制学习者做出之前习得的反应。于是,桑代克修改了效果律,摒弃了惩罚削弱联结的观点。

桑代克的效果律强调反应结果的重要性,对学习理论具有重要贡献,并直接影响后续学习理论的提出,如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概念即受到效果律的影响。